> 综合新闻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三晋民间绝艺庙前高跷:重整辉煌待后生

2013年02月28日09:01
来源:山西都市报-三晋都市报
原标题 [三晋民间绝艺古韵今味"系列报道之三:庙前高跷:重整辉煌待后生(图)]

  

      

 

  

 

  

 

  

  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捧金奖

  民谣曰:"西华门的狮子,亲贤的龙,庙前街的高跷爱煞人"。提起民间社火,许多老太原人,都会想起当时太原最有名、最繁华热闹的庙前社火,也必定会绘声绘色地讲起那爱煞人的庙前高跷:"那本事,真叫一个绝!"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庙前高跷老艺人,在由中国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上,把庙前高跷的绝活"耍"向全国人民,现场观众和主席台评委几次起立为"绝艺"鼓掌叫好。最终,老艺人们骄傲地将这届艺术节的金奖捧回了太原,重塑了庙前高跷的辉煌。

  2月25日,记者专程探访了身怀"绝艺"的庙前高跷老艺人,听他们讲述了庙前高跷的前世今生。 庙前高跷古韵悠长 "旧时的庙前街既不算长,约有280余米,又不甚宽,仅8米左右,绝大部分是四合小院——北方传统的民宅。但是,它的成街历史却较为古老,在太原的诸多街巷中颇有些名气。其街之北端,是太原古城中规模最大的关帝庙,俗称 ‘大关帝庙’。庙门与街巷直对,此街恰处庙前,故名‘庙前街’"。

  太原庙前高跷老艺人艺术团团长姬秉玉是土生土长的庙前街人,他拿给记者的资料中的寥寥数语,概括了庙前街的沧桑前世。姬秉玉认为,正是庙前街的古老和名气成就了庙前高跷的今昔辉煌。

  高跷,顾名思义,是舞蹈者借助小腿上绑着的长木跷进行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由于演员踩跷后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因而深受民间欢迎。 庙前高跷,相传成型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由当时晋商捐资,从直隶省保定府(今河北保定)一带引进到庙前街的,距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受山西梆子和晋中秧歌的熏染,庙前高跷在第四代以前一直是融合了戏曲唱腔的戏曲高跷。"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太原庙前高跷老艺人艺术团名誉团长王福生告诉记者,太原庙前高跷过去的表演,大多以晋剧里的某些唱段或情节为主。表演的剧目有《西游记》《白蛇传》《姜子牙收徒》《拾玉镯》等。多以唱、念、扭、摆、舞、逗、颠、蹦来表现,等于是一个流动的戏曲舞台。因为吸取了大量的地方戏曲元素,其表演呈现出舒展飘逸、诙谐风趣、秀气袭人、引人入胜的独特风格。

  除此之外,也不乏武跷 (高跷表演有 "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威武刚劲的表演。上扁担、编骆驼、上天桥、跳板凳、金鸡独立、鹞子翻身以及打蹲子、跌八叉等高难度的动作,在庙前高跷艺人的表演中,颇能见其功力。

  庙前街因大关帝庙而得名,大关帝庙年复一年的祭拜关帝的迎神赛会,都是庙前高跷大展风采的时候。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月二、五月十三、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等重大节日到来之时,散居庙前街,各谋其职的踩跷艺人们无论多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计,齐聚在大关帝庙,既祭拜关帝又求神祭祖,用闹社火来酬神娱众,直引得周围街道人山人海,组成了一道欢乐的人潮。

  踩跷艺人令人叫绝

  "在高跷剧目《柜中缘》中,公子与未来夫人相遇,我扮演的傻小子跑过去插科打诨,丑中见美憨态可掬,其表演要求逗翻全场。"今年71岁的姬秉玉是庙前高跷的第6代传人。

  解放初期,还是个几岁大小孩的姬秉玉,就被踩跷艺人那高超的技艺折服。6岁在太原市回民完小上学时,他就跑到高跷队里,主动承担起人们不想干的背鼓的活儿,就是为了近距离观察高跷绝活。他用瘦高的铁罐头盒做成了一副"跷腿",一有时间就踩着琢磨。

  9岁那年元宵节,正赶上一个高跷艺人请假,他直接就顶了缺。从此以后,每当吉庆表演,姬秉玉都必上。他学踩高跷,没有固定的师傅,看见谁好就模仿。十余年下来,他踩的高跷被叫了好。大姑娘、傻公子、老太太、傻小子……姬秉玉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今年76岁的张麟与姬秉玉是完小时的同学,也是从六七岁起学习踩高跷,专扮"美猴王"孙悟空。

  2月22日的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上,他踩着一米二高的高跷,表演了"上天桥"绝技:单身踩上四名老艺人抬着的两根扁担,离地近3米,手中的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手搭凉棚一个"猴子望远"之后,鹞子翻身又来了一个"猴子捞月"。如此高龄做出这样完美的动作,引来观众齐声叫好。郝宏扮演的公子哥,踩着高跷,大步流星跑了一圈,其动作如履平地,行云流水,立时轰动全场。"太原最有名的社火就是庙前社火,社火不仅仅是高跷,出来以后是一条社火长龙。锣鼓鸣锣开道,风火流星跟着,后面是跑旱船、大头娃娃,秧歌队……最后才是压轴戏——庙前高跷。"喜欢热闹的老太原人说,任何社火没有了高跷就不红火。

  看社火的,会跟着高跷队一直跟到社火结束。 由于历史原因,庙前高跷在上世纪后期渐渐淡出,濒临失传。2007年,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经过一年的寻访、挖掘和整理,将庙前街上曾经颇受人喜欢的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太原庙前高跷老艺人艺术团,2008年在庙前街大关帝庙前举行了隆重的拜庙出山仪式。当时,与姬秉玉、张麟一样,艺术团里的42位老艺人年龄大多在70岁左右,其中一位已经80多岁。出于安全考虑,有些老艺人已经不能出山表演了。这些第6代、第7代的高跷艺人,艰苦地练习,只为博得观众的声声喝彩。

  几年来,这支平均年龄70岁的团队,参加了历次省、市、区组织的国家非遗日展演活动,历届太原春节民俗庙会、双塔文化庙会、晋阳湖端午民俗庙会等节庆活动,及太原各区县的元宵节社火表演,去年还远赴内蒙古鄂尔多斯表演,累计表演近百场次。

  2006年5月20日,高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庙前高跷被列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又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艺术团的42名高跷艺人还获得了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高跷艺术大师或艺术家证书。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辉煌。

   民间艺术传承遇冷

  "堵单堵,高跷过来快些躲,踩着你,买上二两果丹皮。"这句民谣是旧时大人们教育孩子看高跷时注意危险的戏言。民谣背后则是当时高跷颇受小孩喜爱的映照,由喜爱而学习是高跷艺术一直能传承至今的原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庙前高跷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目前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王福生曾在梨园大酒店搞过一次中国年PK西洋年的活动,他发现,现在的小孩,对西方的节日非常熟悉,但对中国年里的传统文化却不太感兴趣。高跷艺人在社区里的表演,很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很感兴趣,却不怎么能吸引来小孩。即便有小孩子喜欢想学,一些害怕危险的大人也会对其立即制止。 姬秉玉们带着的徒弟,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以上。有十余个10岁左右的孩子,还是因其父辈或祖父辈大多是踩跷人,属于家族传承。真心愿意学习高跷的孩子少之又少。因为庙前高跷高一米二,很多大人们害怕孩子出危险不让学、孩子有更多选择不愿意学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王福生想把庙前社火恢复到过去的风貌,将静态的关帝庙关公文化和动态的庙前社火文艺结合起来。"这需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全力支持。" 王福生表示,会将庙前高跷进行技术创新,高度降至50厘米,减少危险性,提高观赏性,让这门古老的艺术进入校园。"我听说新建路二小就组织孩子们学习创新的独轮车舞龙,又请民间面塑艺人教学生学习面塑。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校园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民间艺术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能在太原选一个有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意识的学校,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让下一代熟悉认识进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高跷这门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记者 张海鹰 文/图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