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劳春燕:
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劳春燕。
日本的周刊《POST》杂志2月27号说,中国海监66船2月18号在钓鱼岛海域,用机枪瞄准了日本的渔船,并且说一旦开火话渔船及所属的船员都进葬身鱼腹,对此中国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这纯属于无稽之谈,是恶意炒作与事实严重不符。执行任务的中国海监编队并没有配备机枪等重型武器,对日本渔船采取的执法的行动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这件事情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钓鱼岛问题的新一轮关注。
今天我们演播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滕建群先生,还有特约评论员洪琳先生一块带进行解读,首先我们来一块看一下,日本这份杂志,邮政杂志公布中国海监船,当时追击日本渔船的照片,从大屏幕看一下,根据这份杂志的描述,这份杂志采访了第十一善幸丸号的船员,根据他的描述在2月18日当天,当时正在钓鱼岛北小岛附近的善幸丸号,遭到了中国海监船的双面夹击,还说当时日本的渔船已经逃脱了,但是又被中国海监船赶上,最近的时候相距只有60到70米左右,而且说中国海监船上的机枪已经瞄准了日本的渔船,一旦开火日本的渔船以及包括所有的船员都会葬身鱼腹等等,但是我注意到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根据日本这份杂志的描述,它的事发时间是在2月18日,但是为什么到2月27日刚刚进行公布,而且发布这个消息的并不是日本的官方,并不是防卫省或者是海上保安厅,而是日本的一份杂志?
正在评论:日媒称我海监船瞄准日渔船疑点多
专家观点:日本抹黑中国由来已久
特约评论员 洪琳:
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很意思,我们都是做新闻的,我们知道如果日本的媒体这么做,如果把2月18日发生的事情,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将近10天才报道出来,显然时效性是特别慢,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因此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本在有计划持续抹黑中国,在需要的时候就把这种所谓的证据抛出来来进行抹黑,我们看到在这之前,日方在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知道在之前就是日方已经说出来,中国的火控雷达瞄准锁定他们的目标等等,接着就是安倍,安倍在访美期间前期,就放出了很多右翼的言论,包括在访美期间,试图说动美国和日本站在一起对中国形成压力。所以说右翼的话不断抛出来,现在看在安倍访美没有取得预期成果之后,日本媒体又把这样舆论抛出来,说中国的海监枪支瞄准了日方渔船,包括渔民,甚至说不是我们跑得快的话,有可能就葬身鱼腹,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有计划的把这样所谓的证据一个接一个抛出来,所以它是保持一定的烈度来持续抹黑中国,这是日本政府和媒体之间在做一个非常巧妙的配合,因为邮报做的这个杂志,所做的这个报道非常非常的奇怪,从新闻角度来讲它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你为什么把你认为这么重要的一个新闻,搁在十天半个月,我认为在这之前,既然之前有火控雷达的事情那么持续炒作这些新闻,对中国进行抹黑。
劳春燕:
但是你说到上一次的火控雷达这个事情,也是拖了大概五六天的时间最后才公布出来,因为根据日本报道,事情应该是发生在1月底,但是事实上是2月5号才刚刚炒这个事情,当时我也看了日本的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他还做了一个解释,主要的原因是数据需要核实,需要分析,但是因为在海上数据传不回来,所以要用船运回来,这个说法就更加的荒诞了,既然数据现在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吗,还要用船运回本土,非常的让人奇怪,不知道滕先生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主任 滕建群:
从拿着强逼日本渔船来看,包括火控雷达来看,这个点选的非常值得我们考虑,比如说我们这次拿着枪逼日本渔船,实际上是在安倍访美之后说做出来的,为什么之前不说,安倍在美国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偏偏在这个时候,因为安倍前两天在参议院也做了一个陈述,警告中国不要用火控雷达照日本的舰艇和飞机,这个配合是非常巧妙的,表面看就是一个新闻事件,但是从内部,我相信是一个有协调的,有步骤的来抹黑中国。从历史角度说日本抹黑别国为自己提供借口,这个是很多例子的,远的不说比如说30年代进攻中国,在东北搞了一套,在卢沟桥搞了一套,在上海又搞了一套,进攻珍珠港之前或者进攻珍珠港之后美国驻日本大使还厚着脸皮到国务院去见赫尔利,就说还交了一个备忘录,赫尔利最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从来没有见过这被厚颜无耻的,充满谎言,而且比较没有道理的这样一个文件,所以日本在有步骤抹黑中国,我现在提醒大家要警惕日本在抹黑中国背后,是不是存在阴谋,是不是光是为了调动百姓支持,作为一个受害者在国际上赢得同情,背后是不是还有大的动作,我相信我们有关部门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会让日本这种图谋得逞。
劳春燕:
为什么要抛掷出这样一些言论,我们来看一下国家海洋局发言人,是怎么来驳斥日方的言论的,海洋局发言人说2月18日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时,发现有日本渔船浸入我钓鱼岛领海,之后进行正常的维权巡航执法,这个编队并没有配备机枪等重型武器,这一点非常的关键,并没有配备机枪等重型武器,既然如此连机枪都没有,又那怎么谈得上用机枪瞄准渔船呢,洪先生这里想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的海监船上一般有一些什么配备?
正在评论:国家海洋局力驳日媒机枪瞄准说
洪琳:
我们的海监船是行政执法的力量,正常情况下是保护各种相关的渔政海监等等,包括渔政资源,包括海洋正常的秩序,有时候充当一种救援等等,当然涉及到外国的船只进入到我国的领海,或者相关的权益区,比如在我们的相关的区里进行违法作业的时候,我们会进行这样的执法。一般讲没有这样的装备,因为它不是一个武装力量,不需要配备像机枪瞄准你,它不需要这样的一个力量,如果真的走到这步的话,它会有其他的武装警察这样的相关力量出来,因此觉得日本的媒体炒作真的可以说置事实于不顾,有的事情就像我们这个发言人一样,这样一个事情,如果你真的是厚着脸皮连基本事实都不顾的话,这样一个驳斥对他们来讲我觉得不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媒体应该做得出来的事情。
劳春燕:
一般我们的海上正常的维权巡航执法是怎么执法呢?
滕建群:
应该这么说,分这么几个步骤,从装备上看,应该每一艘船包括民用船只,至少配两只手枪,船长或政委配两只手枪,主要是自卫的,最多加一个冲锋枪保护部门,有这么一两只。但是配机枪,说它是重型武器,说得有点重,它可能是一个进攻性的武器,因为机枪主要是对外打,比如说高射,机枪打飞机啊,驱逐像一些海盗,我们军舰上经常装备这些东西。我们执法船,海监船我相信不会装备这些武器,最多有一只冲锋枪。但是日本编成故事,我觉得从技术角度讲,应该说是完全没有依据,比如说雷达也是这样,我相信我们的稍微有一点军事素养的指挥员,不会把自己的火控雷达随便打开,因为火控雷达是发射电磁波的,很容易被对方接收到,接收到以后它会发现你,给你定位,它不进攻你把把频谱搜集完了以后回去分析,一旦再遇到你的话反而暴露了,然后生产一种干扰你的装备,使你的火控雷达失效,一旦这个火控雷达失效的话,一个武器平台的话,它的导弹打不出去,火炮打不了,这个平台就没有用了,我相信我们的指挥员不会愚蠢到,随随便便把火控雷达打开。
劳春燕:
我看到国家海洋局网站还有一篇文章,专门谈了这个事,当中还提到一点,其实日方的海上保安厅的船只是多次夹击我方的船只,而且最近的时候距离据说只有5米左右,那么近的距离而且日本海上保安厅他们的配备可以比我们的海监船配备武器重型多了,他们又是一个怎样的配备,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海保厅的船离我们的渔船只有5米的时候,会对我方的船只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应对?
洪琳:
它如果真的近到只有5米的距离的时候,它是相当危险的,因为我们知道船航行的过程中会击起很大的风浪,他们的船又大,吨位又重,对于我们的船只来讲的,它一走一过的时候其实造成的影响已经很大了。日本的船很多是从自卫队淘汰下来的舰船,而且装备的新旧的程度,包括吨位先进程度等等比我们海监船的要应该说确实先进很多,这时候讲日本事实上这次媒体的报道,我觉得就是说从新闻媒体的报道角度讲,事实上把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装备来判断我们海监船,就好像说我们上面有什么,那你中国的海监巡逻船上就一定有什么,就是作出这样的假象,因此推导一个结论,就是说你船上的机枪瞄准了我的渔船等等。
劳春燕:
就是海保厅的船只上配了机枪是吗?
滕建群:
它机枪也有,火炮也有,37炮这个是很厉害的,打渔船的话一打一个准,我们机枪的话打渔船就很困难,不像它说的葬身鱼腹,不是这个概念的。
洪琳:
它的语言相当夸张。
滕建群:
对,语言相当夸张的,机枪打渔船穿一个窟窿,那渔船沉不了,如果用37炮的话可能一炮打下去了,可能这个船就沉没了。
劳春燕:
另外还有一个空中的消息,在今天日本防卫省发了一个消息说,中国有一架运—12海监巡逻机,在钓鱼岛领空附近附近,当时日本出动F—15进行拦截,怎么来看这个消息的发布呢?大家非常担心,一方面在海上动不动日方就会抛掷出这样的消息,另外一方面空中又有战机起飞,拦截我们的运—12海监机这样的一些消息出来,大家都比较担心会不会有擦枪走火这样的局面出现?
正在评论:日F—15再次拦截我海监巡逻机
专家观点:是日本而非中国在制造摩擦
滕建群:
从我们海监飞机来看的话,它的巡逻离钓鱼岛还有100多公里,这个比较远,但是每到这个时候日本就会飞机过来拦截我们,过来监视我们,这个是非常危险的动作,因为我们的运—12是一个轻型螺旋桨,飞行速度很快,飞的空域比较低,而F—15战斗机速度很快,都是超音速的,跟一个螺旋桨机,肯定对我们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不是我们挑战日本的战斗机。再从区域来看,我们的飞机是在公海飞行,所谓的日本防空识别区这个识别区我们并没有承认,而这个识别区可以说已经到了我们家门口,没有这么霸道,所以我认为日本应该习惯我们海监这种常态化的空中维权行为。
劳春燕:
好,这个话题我们先说到这里,稍候继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