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高,能见度也不高这是公众对生活质量的抱怨。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大气污染和收入分配也成为今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启动“国家空气质量与公众健康保障工程”;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完善高收入者的个税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在“十二五”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些关系民生福祉的建议都出现在两会热门提案和建议中。
民生与环保提案多
今年全国两会众多民生焦点类提案引发关注。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民进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在民生领域最多,共有11件,提出要保障食品安全、推进多功能社区照顾、重视临终关怀事业、解决部分中小学校土地证问题、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应对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增设单位违规套取、挪用、侵吞国家专项资金罪等。
民盟中央将提交25件提案,涉及社会建设5件,内容涵盖社会管理、医疗卫生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防范台风灾害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4件。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民盟中央建议设立养老时间银行,并对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给予补贴以缓解照料的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针对区域灰霾污染事件,农工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区域灰霾污染治理工作,系统研究解决之策,启动“国家空气质量与公众健康保障工程”;亟须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对于不能达到新空气质量标准或者不能实现PM2.5控制目标的环保模范城市,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民建中央认为,大气污染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我国三十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积累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和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费量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油品质量不高,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民建中央建议,将城市的空气质量像天气预报一样,天天预报,引导全民对大气质量的关注,减轻居民的生活灶具对大气的污染,提高公众舆论监督。
呼吁开发清洁技术
“雾霾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但我认为这个困局有解!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代表委员们陆续抵京。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被多次问及同一个问题如何冲出“霾伏”?
“我第一次遭遇霾是1985年在德国一家炼钢厂实习的时候。一遇到雾霾天,就不能骑自行车出门了。当地政府立即叫停私人轿车,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万钢说,霾在很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都曾有过。
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如今在中国妇孺皆知。他表示,科研工作者在战胜雾霾方面应有所为。看到雾霾里人们戴着有活性炭的口罩,我们应该思考给抽油烟机‘戴上口罩’;汽车尾气污染大,我们应该研发出更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并推动电动车更多地被市场、被千家万户接受。
“应该更积极地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推进‘蓝天工程’和污水处理关键设备开发。只有生产生活方式都‘绿色’了,我们才能重新获得碧水蓝天。”万钢说。
收入分配改革成热点
伴随我国的“黄金发展”,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日益突出,收入分配秩序的紊乱和不公一定程度上引起民众不满。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一份建议中呼吁,确定我国的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对在中产阶级标准收入之内的采取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尽快培育我国的中产阶级。
他认为,要实现收入倍增目标,以扣除社保费用后的平均收入达到10000元/月、目前个税起征点3500元为例,每月应缴税款为745元,每年应缴税款为8940元,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同时随着工资收入的增长,一方面按工资比例缴纳的社保费用水涨船高,另一方面相应的人工成本的增加也导致物价水平相应提高,最终生活成本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导致收入实际增长最终达不到一倍,因此免征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可以相应抵消上述因素的影响。
不久前国务院批转了三部委《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建议,在新一届政府任期和更长时间内,应着力推进有关收入分配的改革和政策优化。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应该合理调节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和适当引导企业劳方与资方在工薪分配上的集体谈判等。此外,贾康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可考虑与居民身份证号码和社会保障号码同一,即一号多功能,以利于应收尽收和降低税收成本。
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