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万亩梅园梅花飘香 农民收入十年翻十余倍
2013年03月04日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浙江长兴万亩梅园梅花飘香 农民收入十年翻十余倍]
中新网湖州3月4日电(记者 徐乐静)春暖花开,正是游人踏青的好时节。3日,浙江长兴县第八届梅花节拉开帷幕,林城镇万亩梅园里梅花竞相开放,各地游客纷纷前往梅海驻足欣赏。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红梅之乡”,长兴当地不少农民借助梅花产业发展致富,十年间收入翻十余倍,从年收入两三千元涨到三至五万元。
3日上午,长兴县林城镇阳光明媚,未见梅花,先闻梅香。游人们纷沓而来赏梅,只见红梅片片如红霞,白梅朵朵如飘雪。
梅花是长兴县林城镇具有观光兼经济的一大特色产业,是林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全国众多省市都有长兴红梅的身影,长兴红梅已经成功打造出上海世纪公园梅园、杭州西溪湿地梅花景观、南京玄武湖梅园、南京中山陵和武汉东湖古梅园等数十个以梅花为主题的著名景区。
长兴的梅花产业不仅唱响了当地的旅游品牌,更唱富了农民的生活。
据当地一位老村民介绍,长兴梅花产业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20世纪80年代初,长兴青梅零售价达到3.7元/斤,是当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可是到80年代中期,由于青梅产量连年猛增,价格持续走低,从一斤3.7元的高价跌至不到1元,严重挫伤了梅农种植的积极性。
所幸,在当地植梅名人吴晓虹的带领下,林城的梅农们适时调整梅花种植的结构,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梅花品种,实行“高位腹接”,研发梅花新品种,使得梅花产业进行了第一次转型升级。
林城镇连心村村民郑希强是梅花产业转型的一名受益者。2003年,郑希强承包了40亩老梅庄种植梅花,2005年,梅花产生经济效益,年收入约60万元。十年过去,他紧跟林城镇梅花产业一次次转型发展的脚步,企业越做越大,并带动连心村2000名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他告诉记者,如今他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植梅花,一年纯收入达到150万至200万元。
据他介绍,从2003年到2013年,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转变。2003年,村民种地年收入约2000-3000元,如今村民植梅的年收入能达到3-5万元。
林城镇镇长曹佩中当天也表示,今后,林城镇还将加大卫星镇和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实力林城、美丽林城、文化林城、和谐林城”,加快建设“镇强民富、人和业兴”的幸福林城。
据悉,长兴县作为“中国红梅之乡”、全国最大的梅花种植基地,长兴林城镇万亩梅园栽种了近百万株梅花,整片梅园达万亩。长兴红梅目前有玉蝶、美人梅、绿梅、绿萼、长兴红等8个品种,总株数在35万株左右,总产值超过2亿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