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远镌刻在人们心灵深处写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五十周年之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隋笑飞、卫敏丽)“别人帮我,我帮别人,我们都体会到了快乐。”北京雷锋小学学生张怡说。3月1日,学生们和青年歌手刘媛媛一起唱歌、交流,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五十周年。
几十年来,雷锋小学一直将“雷锋精神”作为校魂,通过“续写雷锋日记”“每天到街头给民警叔叔送水”等活动,学校将“学雷锋、做雷锋”固化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中。
这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缩影,是雷锋精神不断被赋予时代新意的写照。
50年前,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位年轻军人的名字和事迹从此家喻户晓。50年来,雷锋精神不断传承弘扬,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接力推进。他的名字始终写在春天里、镌刻在人们心灵中。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蕴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真情;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崇尚勤俭节约,彰显优良传统;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义。
用行动继承雷锋精神,用信念诠释雷锋精神。50年来,一批又一批雷锋式模范人物不断涌现,他们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带给人们幸福温暖
40多年前,解放军战士刘英俊为使受惊的马匹不伤到群众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在他的日记中找到这样的话:“一个人无论是活多长时间,他的死,只要是献给党的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那就是无限光荣的,有价值的。雷锋能,我也能。”
今天,钢铁工人郭明义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十多万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20多年来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被人们誉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从救起3名落水者、自己却献出生命的李国喜到放弃“体面工作”帮助麻风病康复者的大学生司占杰……50年来,总有一些人,他们就是一滴水,一线阳光,一颗粮食,把帮助他人当作天经地义之事。他们给人们带来温暖幸福,他们让雷锋精神始终焕发光彩。
普遍认同的境界,心灵深处的驻扎。50年来,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用自己的生活点滴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这幅壮美的画卷
从雷锋精神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50年来,雷锋从未离开。每当社会出现不良风气时,人们用“雷锋叔叔不在了”表达强烈的忧患;每当社会风气健康文明时,人们会用“雷锋叔叔又回来了”表示由衷的赞叹。
如今,社会上的好人,仍会被人们称为“活雷锋”“雷锋传人”,一个杰出的团队会被叫做“雷锋班”“雷锋组”。50年来,“雷锋”早已成为亿万人感同身受的文化现象,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美好境界。
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汶川地震后,十多万志愿者驰援灾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上,百万青年人热情服务……越来越多的人为雷锋阐释的“自我与他人”增添了时代的温度,将雷锋注解的“平凡与伟大”演绎出崭新的内涵。
“雷锋”是一种希望,更是一个方向。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雷锋精神”不断丰富完善、发扬光大
“践行雷锋精神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奶奶每天为我做饭,寒假里我也让奶奶尝了我亲手做的菜。”北京雷锋小学学生朱宇乐说;“80后”的严培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得知云南边远地方的孩子们需要英语老师时,她立刻报名。她说:“学雷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些绵薄之力。”……尽管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但“雷锋精神”同样贯穿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雷锋精神”还走进网络时代。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雷锋”后会发现,雷锋精神正以网络博客、论坛、贴吧等新形式广为传播……
无法否认,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困惑。身处转型的社会,有人甚至断言“雷锋精神过时了”。但即便在这种道德焦虑中,“雷锋精神”仍然是人们心灵的支撑、精神之歌的主旋律。
50年来,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这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无数普通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学雷锋活动,并养成一生的习惯或义举,如公交车上让座、捡到东西无偿归还、帮助别人打心底里高兴……
永远的雷锋,永远的精神。5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我们相信,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隋笑飞 卫敏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