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代会首位女性发言人傅莹回应反腐、环境恶化、领土纠纷等严肃话题。
中国人经常讲“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双方都有这样的意愿。如果对方选择强硬举措,选择背弃共识的做法,那么中国还有一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关键词1
预算
要监督政府花的每笔钱
经济日报记者: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今年大会审查的预算报告有哪些改进?是否做到了全口径?
傅莹:实行全口径预算决算,目的是要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和决算,要把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要纳入监督,这是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这些年提交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通常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决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和国有资本经营的预算决算。今年一项重要改进是,将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也列入了预算报告。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把它管好、监督好。
我国已初步形成全口径预算决算的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全口径预算决算还缺乏制度性规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中已设立一个专门的调研题目,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目的是要通过更好地调查研究,更科学地界定政府性收支的范围。对改进预算决算的编制,提交、审查、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2
环境
每早看天看是否雾霾
人民日报记者:环境问题已成为民众最关注的几个问题之一。全国人大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就环境立法和监督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傅莹:现在生态和环境确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包括我本人也非常关心。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没有雾霾。我家也有两个口罩,我女儿一个,我一个,但是还没有用过。我们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从法律角度讲,也有改进余地。如现在法律主要是从单向资源利用、从保护和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规范,距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范还有差距,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全国人大将注意倾听和积极回应人民在这个问题上的呼声,一是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包括修改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二是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检查;三是要讲求实效,将环保成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挂钩、结合。对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等要提出明确的应对措施,对跨行政区域污染加强联防联控等,希望采取多项措施,能够鼓励和引导企业防控污染,引导绿色消费。
关键词3
军费
不能自保对世界非好消息
路透社记者:2013年中国国防支出规模有多大,都将用于哪些方面?
傅莹:关于军费问题,似乎是人大新闻发布会的必答题,每年都会出来。好像中国每年都需向外界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为什么要增加军费。
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如果不能保卫自己的安全,这对世界不会是一个好消息。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国防弱、遭人欺的沉痛教训。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记忆是深刻的,所以我们需要有稳固的国防。中国国防力量的加强会有利于这个地区更加稳定,也会有利于世界和平。
要观察一个国家的国防政策,要观察国防力量的方向,主要是看这个国家国防政策的内涵、政策的性质。长期以来,我们所坚持的国防政策是和平的,是防御性的。我们加强国防力量是为了保卫自己,为了保卫安全、和平,而不是为了威胁其他的国家。我们坚持这个政策已经几十年,从来没有动摇过。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包含在国家总预算的草案内,是此次会议的16项议程之一。
关键词4
钓鱼岛
日违共识中国克制无基础
日本共同社记者:中国如何描绘建设海洋强国的蓝图,怎样缓和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的摩擦,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
傅莹:刚才你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注意到中国记者都笑了。其实你在中国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见,很多中国人的意见包括媒体人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更加强硬一些,尤其面对挑衅的时候,希望有更加强硬的姿态,这个差距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实际情况。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领土争议问题上,当有的国家采取挑衅的行为,我们应该果断地应对、面对和处理这个问题。这也是向这个地区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要维护地区和平。
中国希望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和矛盾。中国人经常讲“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双方都有这样的意愿。如果对方选择强硬举措,选择背弃共识的做法,那么中国还有一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去年日本政府采取购岛行为,它违背了两国建交时达成的共识。这个共识不存在了,中国的克制也没有基础了,所以中国的海监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是必然的。我们非常希望日本社会和方方面面能够倾听中国人民的声音,能够客观地看待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这样两国就能够找到对话的基础。
现场
开场自称新手说抱歉
昨天以新身份亮相的傅莹身着宝蓝色上衣,黑色项链,黑色耳环,黑色细金属框眼镜入场。她刚走上主席台,就有些“俏皮”地低低抬起右手和记者们打了个招呼,继而张开十指,侧身向全体记者挥手,让人倍感亲切。
“刚才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因为是从大会那边过来的……我这个新手要找到路也不是那么容易,抱歉。”开场白的幽默显示了这位女外交家的成熟。
结尾给老友提问机会
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时,傅莹打破了原本由主持人选择记者提问的方式,把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给了老朋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位记者。她微笑着说,“举手的人很多,我想请一位老朋友提问,因为我们好久没见了,希望你的问题客气一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