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赤字风险可控 更应关注“大民生”
2013年03月07日2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两会观察:预算赤字风险可控 更应关注“大民生”]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预算赤字风险可控更应关注“大民生”
中新社记者 石岩
日前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预算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拟安排财政收支差额12000亿元人民币,赤字率为2%左右。这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认为这一赤字率过高。对此专家指称,这一担忧可以理解,但不会引发危机。
“增加赤字,或压缩支出,或结构性减税力度减弱,这都是有风险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综合衡量,扩大一点赤字的风险相比之下更小。而且2%的赤字率可以承受,其风险是可控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如是对中新社记者说。
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鉴于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中国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这也是刘尚希上述言论的一个重要依据,而这一研判已被官方日前发布的今年1-2月财政收支情况所部分印证。
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7.2%,其中税收收入增5.9%。这一不甚乐观的开局,给全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带来了一丝阴影。
“除非欧美经济告别反弹乏力的现状,中国上半年又出台较大规模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否则今年的财政收入增幅将大幅下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说。
显然,欧美经济前景并不明朗,大规模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几率微乎其微,这支撑了中国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过快”的研判。
“2%的赤字率不算太高,金融危机时中国曾拟安排超过3%的赤字率。”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中新社记者说,“我认为这一赤字率尚在安全区之内。”
刘尚希分析,在当前各种约束条件下,倘若不扩大赤字,只有两种路径可供选择压缩支出或减税“缩水”。因为支出是刚性的,压缩支出必将导致对“三农”、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滞后,这无疑是亟待补偿民生欠账的中国所不能承受的。
如果打减税“缩水”的主意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显然,中央政府清醒认识到,以营改增为代表的结构性减税关乎中国经济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如果在这上面打“退堂鼓”,无异于“丢了西瓜保芝麻”,得不偿失。
“我们知道,赤字也要控制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它上去容易,下来难。”刘尚希说,“但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预算报告提出的这一水平的赤字是合理的。”
针对此间有人认为预算报告中对民生投入的增幅“不过瘾”等观点,刘尚希认为并不全面客观。“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待民生这一范畴,教育、医疗、收入增长自然是民生,但生态环境保护算不算民生?结构性减税算不算民生?民生有个体的、短期的,但也有集体的、长远的。”刘尚希如此释疑。
事实上,经过历史上数次反复曲折,中国已经深刻认识到,发展才是最大的民生,与此同时,有利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等相关政策措施亦关乎民生,这或许是有别于教育、医疗等狭义民生概念之上的一种“大民生”。
“如果结构不调整,发展方式不转变,中国肯定走不远。”刘尚希警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