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记者杨东席秦岭北京报道
@华西都市报:
全国两会期间,食品安全成为热点话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尽快制定国家级强制性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表示。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至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国家质检总局有什么措施?怎样才能做好从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督?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三缄其口”的杨刚。
{不回避}
企业有责任 监管不到位
在昨日下午的政协小组讨论会上,食品安全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作为产业涉及乳业的企业家,我有话要说。”全国政协委员、洛娃集团董事长胡克勤表示:企业都想好好发展,特别是上规模的企业,把产品质量搞下去就是整死自己;而养奶牛的一般农民,也不可能懂三聚氰胺的原理。但为什么市场上就恰恰发生了危害整个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食品安全屡出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如何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管?胡克勤委员的发问,引来了诸多委员的热烈讨论。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的回答言简意赅。“食品安全领域出现问题,一是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不强,再者是社会和政府的监管有时不到位。”杨刚没有回避监管的责任,“产品质量问题,企业是主体,政府有监管责任。监管不到位,有法规问题,也有标准问题。”
{列数据}
不要盲目迷信国外奶粉
食品安全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杨刚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
对于奶粉问题,杨刚也作了回应,公众对内地奶制品的不信任,主要是受了“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国家花了很大力气抓产品质量问题,现在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人盲目迷信国外奶粉,国外奶粉也不是没有问题。”杨刚透露:2011年至2012年,质检总局组织监测国产乳制品样品128240个,发现问题样品330个,问题检出率为0.26%。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12082个,发现问题样品93个,问题检出率为0.77%。
而2012年,我国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共查出不合格进口乳品318批次566吨,问题检出率为0.76%。其中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43批次80.95吨,问题检出率为1.13%。这表明,国外奶粉也并不是没有问题。
{抓监管}
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
杨刚说,国家一直很重视食品安全,特别是食品的安全标准十分重要,必须要完善制定。
“有很多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原因一直查下来,才发现是因为我们的很多食品还没有标准。”杨刚说,这些都是过去历史传统延续下来,现在屡屡出现问题后,让我们明白了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很重视标准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现在正在抓这方面的工作。”杨刚透露:要把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全部规范为国家性的强制性标准。
“要实现科学发展和强国梦,没有质量就不可能实现。”杨刚强调,做好质检工作,“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方针,在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完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