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大使周森:“有一种文化叫慈善”
2013年03月14日1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中华慈善大使周森:“有一种文化叫慈善”]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题:中华慈善大使周森:“有一种文化叫慈善”
记者 何晓聪 李贵刚
认养孤儿老人、捐建慈善学校、呼吁慈善健康发展、参与慈善法起草……这是为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工作,有着“中华慈善大使”之誉的周森做了20余年。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森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依旧在拟写有关慈善文化的议案。
“有一种文化叫慈善,那就是慈善文化。”周森说,在中国深厚的文化沉淀中,慈善行为是依存着道德基准发生的,“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就不存在真正的慈善。”
这位曾参与慈善法起草工作的中国左手反书书法家,拥有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和谐友好使者”、“世界和平大使”等头衔。
虽然光环很多,但周森最看重的还是实实在在地做慈善。20年来,他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价值多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是继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后第二位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和平奖”的中国人。
面对社会的褒奖,周森说,“自己只是一个写字的”,所做的只是为了让多些老人安度晚年,让多些孩子上学不用挨饿。
5年全国人大代表任期内,周森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慈善法立法,一直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呐喊:2008年、2009年建议培育慈善文化;2010年提出关于提高慈善公益事业公信力的建议;2011年提交了关于完善基金管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建议……
20年的慈善历程、5年的慈善代表生涯,让周森感受到慈善应当作为一种文化持续发展下去、传承下去……
周森表示,在欧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慈善文化”,全美国70%的家庭对慈善事业有过各种形式的捐赠。
不过,长期从事慈善事业,周森也注意到了其中存在的弊端:社会捐赠资金管理问题,“诈捐”问题,捐赠资金安全隐患……
周森表示,尤其是“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的慈善机构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中国慈善界的信任危机。
“慈善公益事业总是会在发展的路途中遇到问题,”周森说,“这或许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一次转机。”
周森表示,1992年美国慈善机构就发生了挪用善款丑闻,这起慈善丑闻让美国公共募捐颇受影响,风波过后,美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重拾了公信力。“中国慈善事业也会好起来,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相信善良的力量。”
对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周森说,这是很好的信号。“重拾慈善公信力才是根本。”
谈及慈善公信力,周森表示,慈善机构要经得起“玻璃口袋”的审视,“唯有人们真正看到自己的捐献用到了实处,慈善组织才会得到认可,从而进一步获得大众支持和信任。”
“慈善立法规范化才能化解慈善信任危机。”周森期盼着这部法律能够早日出台,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