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中国政府新一届财经班底16日正式亮相。
在当天公布的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名单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尤其引人瞩目。他们将分别主导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宏观政策规划协调和贸易流通。值得一提的是,已任央行行长10年的周小川再度留任。
周小川:
留任因为熟悉国情、受国际认可
周小川在国际上比较受认可。他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比较熟悉,连任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新媒体专电 留任要职往往意味着肯定,但对65岁的周小川而言,可能更多地意味着责任。
已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十年的周小川16日再度出任央行行长。去年11月,周小川没有进入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一度被解读为他将退休。本月11日,周小川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现在又任央行行长,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人事安排虽属“破例”,亦在情理之中。
为何“破例”留任?
“周小川在国际上比较受认可。他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比较熟悉,连任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说。余永定曾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和周小川共事过。
周小川2002年开始执掌中国人民银行,是新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央行行长。本月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这样评价周小川:“思考缜密,海外知名度高,具有改革意识。”
多位专家在受访时表示,在当前各国货币政策分歧深化的形势下,周小川的国际认可度有助于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协调货币政策。
在海内外媒体看来,周小川温文尔雅,英文流利,专业理性。周小川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他执笔的论文《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社会保障:经济分析与体制建议》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说,周小川“稳健,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水平很高”。
央行十年改革不停步
周小川曾把央行在银行间货币市场的日常操作称作“有点像工程师做具体的操作”。而他的确是工程师出身。
周小川是江苏宜兴人,当过知青,是我国文革后的首批硕士,专业是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工程。后来,他和吴敬琏、郭树清、楼继伟等人一起参与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和设计。1991年起周小川先后在银行、外汇、证券等多个金融部门任职。2002年起任央行行长。
回顾过去十年,央行行长周小川一直在“改革”。
周小川执掌央行后的第二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央行原有的一些监管职能被剥离。同年底,中国动用外汇储备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004年,中国宣布启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是首批试点。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内地和香港挂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顺利改制上市。
周小川的另一贡献是推动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他因此被称为“人民币先生”。2005年7月央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从此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交易浮动区间也逐渐扩大。
利率市场化在周小川任上也取得重要进展。去年6月,央行同时扩大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一步。
应对危机获国际肯定
周小川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动作或许更与“危机”有关。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央行四个月内五次降息,货币政策的适时放松使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不过,也有人批评央行的刺激政策退出太晚、引发通胀。
在回顾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时,周小川说,总体力度大一点,比力度小一点好,当时的形容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他认为随后货币政策的回调还是比较快的,但也坦承“如果能够再做快一点,也许更好一点”。
权威金融杂志《欧洲货币》评选周小川为2011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长。《欧洲货币》称:在推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一揽子措施之后,中国成功地在维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两者之间找到了一条稳定的道路,避免了可能触发“硬着陆”的宏观经济政策。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环境下,周小川留任后央行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防范通胀。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认为,如何在热钱涌动的背景下管理好跨境资本流动,将是新任央行行长最棘手的问题。
“不管谁出任央行行长,那些经实践检验的、做得对的政策一定会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周小川在13日的一次记者会上说。他同时表示,自己也经常有做错的地方,“该修正的就修正”。
楼继伟:
面对新课题的中国新财长
上学期间楼继伟很活泼,学习用功,非常关心经济改革问题,上课的时候有时找不到人,原来跑去参加经济论坛了。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新媒体专电 掌管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16日接替谢旭人出任中国第十一任财政部部长。
曾领衔外汇财税体制改革
62岁的楼继伟成为中国新“财长”并不意外。他曾是90年代中国外汇财税体制改革的牵头人,曾在财政部任职长达九年。他在掌舵中投公司的同时,还兼任中国目前最大的金融投资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提起楼继伟,人们会立即想到他中投公司“掌门人”的身份。本世纪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宏观调控压力空前,同时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也面临挑战。2007年,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的中投公司应运而生,楼继伟出任董事长。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投果断调整资产配置,对长期投资赋予较高比重,5年进行了数十笔海外集中投资。截至2012年6月末,中投境外投资业务年化收益率为3.9%,实属不易。
市场化改革的坚定推动者
楼继伟是一位专家型官员,是市场化改革的坚定推动者。“他给人的印象是能力很强,有魄力,工作推动力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说。
“上学期间楼继伟很活泼,学习用功,非常关心经济改革问题,上课的时候有时找不到人,原来跑去参加经济论坛了。”一位当年也在社科院就读的学者回忆。
鲜为人知的是,楼继伟当过兵,也做过工人。1978年,楼继伟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他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继续深造,成为“文革”之后我国培养的较早一批经济学硕士之一。
在1998年出任财政部副部长之前,楼继伟先后任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贵州省副省长。其间,他曾参与设计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楼继伟既是一位经济学家,又是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他强调法治秩序和契约精神。
楼继伟著作颇丰,包括《改革价格体系应多次小幅调整》《让市场起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中财政的重要性》等。
谈到改革路径,楼继伟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改革可以从具体领域入手,先定下来一个最小的一揽子方案,为相关的改革铺平道路,改革需要“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痛下决心”。
首要任务是管好“钱袋子”,压缩“三公”支出
对楼继伟而言,财政部长一职并不陌生。他于1998年到2007年在财政部工作过九年,并出任过常务副部长一职。
中国去年公共财政收入已经逼近12万亿元,与2007年楼继伟离开财政部时的5万多亿元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如何管理好庞大的国家“钱袋子”将是新财长面临的首要任务。
过去的五年,中国财政收支形势已发生明显变化。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是中国财政收入快速扩增的五年,也是中国政府民生投入力度空前的五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二以上。
在这样的支出压力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
随着中国财政收入转入低速增长轨道,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压缩政府“三公”等行政性开支,确保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民生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支出需求,也成为楼继伟面临的新课题。
财税改革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一些过往难以推动的改革“硬骨头”,如中央与地方的财事权分配问题,包含房产税等在内的地方税体系构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税体系,如何以财税改革破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都将是摆在中国新财长面前的改革任务。
徐绍史:
从国土资源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
在他任国土部长期间,实施了耕地保护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问责制”,对土地违法严重的地方政府一把手,实行“面对面”问责。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新媒体专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6日决定,曾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的徐绍史为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绍史在国土资源部及其前身地质矿产部工作十多年,低调、务实、开放、创新是他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看报告细致到“标点符号都要管”
对于国土资源工作,徐绍史是科班出身。1977年他在长春地质学院学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长期从事国土资源工作,让徐绍史成为一个典型的专家型官员。
中国土地、矿产资源管理任务艰巨。熟悉徐绍史的人说,他兼具细密思维和宏观视野,对地方、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尤其重视,在工作中既能准确把握国土资源发展和开发的全局,又能攻坚关键环节。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对全国油气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尤其是对页岩气资源的调查,具有很高的价值。”一位央企高级工程师说。
由于工科专业和常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徐绍史在升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和国家土地总督察后,也没有改变低调细致的办事风格。一些工作人员说,这位公务繁忙的部长看报告时往往细致到“连标点符号都要管”。与此同时,他又提倡大胆改革,在土地市场、矿业权等问题上,推动了一系列改革试点。
过去五年,徐绍史主导的对全国资源情况的摸底,为我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参考和支撑。
在徐绍史任上,页岩气探矿权招标首次向民营企业、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敞开大门,被业内专家评价为重大的“政策突破”。
曾对土地违法严重的地方一把手问责
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社会问题众多矛盾的症结所在。作为国家土地总督察,性情温和的徐绍史显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在他任内实施了耕地保护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问责制”,对土地违法严重的地方政府一把手,实行“面对面”问责。总体而言,最近五年来,中国土地违法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
在国土资源部任职期间,徐绍史尤其重视地学人才培养工作,一直致力于推动产学研结合。他主张“让年轻、有潜力的同志担纲重大项目,使其在重大地质实践中加快成长”,让人印象深刻。
和许多同时代的共和国部长一样,1951年出生的徐绍史插过队,在县里的食品厂和工业局干过。在任国土资源部部长之前,他还在国务院办公厅长期任职。他2000年至2007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当时,享受黄金周长假的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几乎从无假日的徐绍史,是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召集人。
将担负促进发改委转变职能的重任
从国土资源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迅速转变角色,带领这一肩负统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部门更好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62岁的徐绍史上任后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发改委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坦言,发改委的“审批事项比较多,权力比较集中,这次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发改委转变职能的力度”。
对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发改委的行政审批程序应进一步简化,“能下放的就要下放,这样能让发改委集中力量办重要的事”。
多位接触过徐绍史的地方政府领导及央企高层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徐绍史在国土资源部的经历来看,他务实而又不失创新的工作思路,将为发改委带来改革新风。
人们期待这位爱好游泳的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能够激波逐浪,开创新局。
高虎城:
“内外兼修”的新任商务部长
高虎城给人感觉比较“硬朗”,敢于也善于“啃硬骨头”,他曾用“奋斗到最后一分钟”鼓励企业在面临出口逆境时千方百计完成增长目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新媒体专电 61岁的高虎城16日成为中国新一任商务部部长。这位资深商务专家上任后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为我国外贸产业进一步争取有利位置。
正部级国际贸易谈判高手
在就任商务部部长之前,高虎城担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位已近3年,而担任商务部副部长已近10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说,商务部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多和国际多边贸易谈判需求的增加,而高虎城有丰富的经验和国际贸易法规知识,有利于在谈判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为中国企业谋更多利益。
这位商务部长的人生经历可以用丰富来形容。在1972年就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欧语系法语专业之前,高虎城曾在山西省高阳县大泉山村插队一年零四个月,还在山西省大同市南郊水泥厂当过两年工人;1975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公派至扎伊尔国立大学文学院留学,此后在刚果、法国等驻外使馆工作过。
高虎城还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他曾在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华润总公司工作,并担任过华润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他是从基层干起来的,了解一线情况,而且他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工作过不短的时间,也熟悉不同贸易需求和模式,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会得心应手。”商务部一位资深研究人员这样说。
风格硬朗,曾带队处理俄华商市场关闭事件
总部位于南方的一家大型纺织上市企业负责人说,高虎城“做事干练、熟悉业务、判断准确”。他回忆说,在2005年至2007年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中,作为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的高虎城“每次都能给企业及时提供指导意见,很有针对性、很具体”。
事实上,纺织品贸易谈判是高虎城近年来承担的一系列“啃骨头”式工作中的一项。一些商务部门人士说,高虎城给人感觉比较“硬朗”,敢于也善于“啃硬骨头”,他曾用“奋斗到最后一分钟”鼓励企业在面临出口逆境时千方百计完成增长目标。
2009年6月底,俄罗斯有关部门突然下令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封存市场内经营者的货物和私人物品,给众多华商造成损失。高虎城率领由商务部、外交部人员等组成的代表团,赴莫斯科进行磋商,及时解决了大市场关闭的善后事宜。
“为人低调”“出言谨慎”是很多记者对高虎城的直接印象,但他并不拒绝和媒体接触。在分管外贸司期间,他曾多次前往广交会视察指导,其间常常被记者包围在展馆平台中央接受长时间采访,有问必答。
面临优化贸易结构等挑战
展望未来,经济学者们认为,高虎城显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商贸环境,也需要处理更多棘手问题。
经济学家庄健说,中国未来需要更加强调贸易均衡,同时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出口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并注重环保;中国不仅要强调货物贸易,也要强调服务贸易,“这些都需要新任商务部长去努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说,高虎城履新之时,也是中国必须深化对外开放、寻求贸易增长新动力的迫切时刻,希望未来商务部能够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加快、加深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水平。
“中国未来的对外经贸合作不仅要重视经济成果,也要重视履行责任、义务和寻求共同价值。”屠新泉说。
一些观察者认为,新任商务部长的另一项重任是尽快整顿国内商贸流通秩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当前国内商贸秩序存在一些问题,流通成本压缩空间很大,亟待提高效率。
解读
两博士两硕士
履职经验丰富
具有改革精神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新媒体专电 观察人士说,学历层次较高、履职经验丰富,具改革精神和开放特质,是新一届财经班底的一大特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表示,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本届财经班底面临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肩负着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任。
“三个知青一个兵”
这四个部委的新任“掌门”有两位博士、两位硕士,都被认为是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是65岁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年轻时当过兵,其余三位都当过知青。
长期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楼继伟将成为中国第十一任财政部长,这次的任命与其说是履新,不如说是一次回归他曾在财政部任职长达九年之久。
此前担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徐绍史,具有多年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经验,此次执掌国家发改委,他将肩负起统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
从工作经历来看,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升任部长顺理成章,这位有着丰富海外经历的商贸专家,自2003年起担任商务部副部长已近十年。
周小川和楼继伟早在八十年代就参与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和设计工作。楼继伟曾参与设计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也是当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牵头人。徐绍史则在土地市场、矿业权等问题上推动了一系列改革试点。
他们富有国际视野,善于和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周小川经常用英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高虎城拥有海外学习经历,会法语,曾被公派扎伊尔国立大学学习,并在刚果、法国等国工作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
如果说,五年前经济工作最紧迫的任务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经济“硬着陆”,那么,未来五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减少对外部市场和低成本要素投入投资驱动的依赖,将是新一届财经班底面临的首要任务。
“这些官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长期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短期内防止投资过热、通胀、房价过快上涨和金融风险。”高盛集团资产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说。
担负税收体制、社保体系等改革重任
税收体制、社会保障体系、地方与中央财税关系、地方债务管理等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最需要推动的一些改革领域。此外,中国政府新财经班底还被寄望继续推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价格改革,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资本账户的逐步放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