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的农家女靠种地能种出啥名堂?哈尔滨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的刘彩华带领当地农民成立合作社,科学种田5000亩,年产粮食3600吨,创效益达千万元。
2011年底,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刘彩华受到国务院嘉奖。2012年,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前不久,她又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在黑土地里读“大学”
农民出身的刘彩华,曾经希望靠努力学习跳出“农门”。可在1986年高考时落榜了。倔强的她决定走出一条新的人生路:“在黑土地里读‘大学’,我要做一个新型现代化农民,在农村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时,刘彩华全家只有40亩地,每年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她不想像父辈一样生活,想出去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我一个人偷偷跑到哈尔滨,逢人便问,终于找到农科院、农业大学,看到专家在地里盖大棚、种蔬菜,很多名词我都听不懂,很多新品种也不知道是什么。”哈尔滨之行让刘彩华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思想观念陈旧,不应用农业新技术,是富裕不起来的。此后,刘彩华到处找项目学技术。
1988年,她5元、10元地东家借西家凑,又在银行贷款1100元,筹够2000元钱后,便在自家院子里扣了一个24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
刘彩华说:“当年培养出一等成苗6000株,去掉成本,获利4000元。那年我才21岁,别人谈情说爱的时候,我却一个人在地里忙活,从一个白白净净的高中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卖完苗当天,回到家坐在大棚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带领姐妹们共同致富
1998年,刘彩华第一次与东北农大大豆研究所合作,繁育200亩“东农298”大豆良种。从1998年至今,刘彩华和农户先后为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大豆所共同繁育大豆良种600万斤,增收160万元。
2004年春耕时节,刘彩华投入14万元承包了村里400多亩耕地,种植了玉米、大豆和水稻,引进大豆新品种以及大垄密植栽培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种衣剂拌种技术、催芽坐水技术等先进技术,成为县乡农技推广系统试验示范基地。秋收时节,试验田平均亩产920公斤,比当地常规种植平均亩产增加了270公斤。
2008年,由刘彩华牵头,与109户农民达成一致意向,共同申报了3000亩玉米高产示范区,采取了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的标准化栽培方式。3000亩玉米全部获得丰收,总产240万公斤,创产值260万元,比普通玉米多收40多万元。
2009年,刘彩华成立了良农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经营4300亩玉米和水稻、300多亩绿色蔬菜,20多栋棚室,30多台价值上千万元的进口大型农机具,服务生产面积2万余亩,年产粮食3600吨,创效益达1000多万元,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妇女,户均增收5000元。
2011年,刘彩华的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000亩玉米、有机水稻和绿色蔬菜,年产粮食3600吨,创效益达千万元。
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
2003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条消息后,刘彩华立即报了名,经过考试,36岁的她被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录取,成为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专业的学生。
2010年在省妇联等部门的支持下,刘彩华获得了千万元的农机项目,引进10台大型机械,哈尔滨市妇联给了她15万元无息农村妇女创业基金,40万元小额无息贷款,她利用这笔资金开辟了500余亩露地蔬菜,利用和东北农业大学和省农业科学院的一些教授、专家比较熟悉的资源优势,同合作社的姐妹们一起确定种植计划及蔬菜品种,300多亩蔬菜实现了大田种植10倍的效益。
2011年,在先进的思念理念指导下和先进大型农机具的支持下,刘彩华的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000亩玉米、有机水稻和绿色蔬菜,产粮720万斤,总产值超过千万元,辐射带动2000多户农民致富。2012年台风布拉万的侵袭让很多农户颗粒无收,蒙受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但是刘彩华种出的玉米完全没有受到一丝影响,让她觉得十分欣慰。
刘彩华告诉记者,她的目标是,5年内,规模经营耕地实现50万亩,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集约化,产量实现4.5亿公斤。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