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记者 孙参 摄
中新网3月21日电 美国《侨报》20日刊载《一位“农民”留给中国的遗产》一文。文章说,“吴仁宝时代”终结了,他留下的“遗产”,期盼能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提供启迪。
文章摘编如下:
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18日因病去世,境内外华文媒体不吝篇幅加以报道。这位“中国最有名的农民”用半个多世纪时间所缔造的“天下第一村”,海外华侨华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那是“共同富裕样板”。
上世纪60、70年代“学大寨”,成为产粮大村;改革开放前,“地下工厂”赚了第一桶金,为之后成为市场经济先锋铺路;90年代末上市,跨入资本时代;21 世纪初,确立冶金、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及至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逾58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在吴仁宝刚当家的1957年,华西村只有约1800元资产。
不能否认,华西村崛起过程中因先发优势而得到了资源上的“照顾”,从大陆诸多“明星村”大起大落的对比中,华西村半个世纪来屹立不倒的农村先锋地位,就需肯定吴仁宝之功。
站在今天,吴仁宝经时间检验的朴素信念与实用哲学,值得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主导者与参与者借鉴。
一是改革精神。吴仁宝一生坚信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做改革的实践者、维护者,最终才是改革的受益者”,不论是冒风险偷偷搞工业、顺应改革开放大潮、新世纪里优化经济结构搞创新,华西村一直都没有停下开拓进取的脚步。
二是共富信念。“一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吴仁宝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让华西村人过上了“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的好日子,被外界誉为“乌托邦”在东方的实现。不仅如此,吴仁宝将周围20个村纳入共同发展,在黑龙江、宁夏建成两个省外华西村。
三是实用主义。在早年特殊环境下,吴仁宝参透发展经济是王道,但同时亦讲政治,“政治标准就是让人民幸福”,有发展、有公平才有幸福,是其实用逻辑。
“吴仁宝时代”终结了,他留下的“遗产”,期盼能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提供启迪。(钟海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