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成都华协影城刚开始拆除。
华协影城昔日盛景。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7日讯(楚彦 陈浩) 3月27日傍晚18时许,位于成都青龙巷的在拆华协影城发生倒塌,整栋楼倒向街道。经过两轮生命探测仪的搜救,事发现场没有发现生命迹象。许多老成都人都还记得,这栋倒塌的华协影城曾是席卷中国的“五元票价”风暴发源地。
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享誉全国的成都华协影城,承载了几代成都人的记忆。为配合旧城改造,2011年10月31日24时,28岁的华协影城正式停止营业。据青羊区统建办吴主任介绍,这栋今日倒塌的正在拆迁中的华协电影院,于今年3月开始施工,已经拆了70%左右,预计4月底将全部拆除。
负责华协影城的赵国庆遗孀张新春此前曾接受媒体采访,她当时披露了华协关门的原因:“我们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口头通知,因华协影城地处骡马市金融商贸圈内,根据规划,这个片区将建大型商业城,华协影城恰巧在这个片区内,必须拆迁。”
1988年底,华协影城成为成都第一家达到年收入百万元的电影院。20年前,赵国庆力排众议,将华协影院改造为全国第一家多厅影院。1998年,成都华协影城、成都市电影公司、峨眉电影制片厂三家联合组建四川峨眉电影发行放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两家省级发行公司的城市,中国电影区域垄断的发行体制由此打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华协影城可以说一度代表成都第一流的电影院水平。它是当时片区班内生意最好的电影院,每到电影散场时,总是人潮涌动。由于“五元票价”在全国反响很大,许多市民搬走了还专门回来排队,影院记录下昔日成都人的“平民电影情结”。可以说,华协影城承载了无数成都人的观影记忆。
华协影城的前世今生 1979年
成都13中校办工厂的翻砂车间改建为华协电影院,影院名字取自13中老校名华西协和高中。
1986年
西南地区第一家道尔贝四声道立体声电影院落户影院,美国影片《霹雳舞》在华协率先上映,场场爆满。
1989年
华协影院推出站式服务,也是成都影院首推该服务;推出“协和厅”,成为国内第一家多厅电影院。
2000年
赵国庆在华协影城宣布发起“5元票价”,他也因此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