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张家口3月28日电(谭地 宋锦丰 谢利明)三月末的张家口,乍暖还寒。28日,河北怀来艾家沟煤矿矿难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那些曾经历痛苦的村民如今生活是何模样?中新网记者重新走访了艾家沟矿难发生地。
2月28日上午10点40分,位于怀来县新保安镇八宝山村渠上村东3公里处的艾家沟煤矿,发生井下空压机失火引起矿难事故。经媒体调查并经官方确认,当时在井下作业的14名矿工,除1人逃生外,算上1名未找见遗体的矿工外,已确认13名矿工死亡。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虽然在事故中遇难的矿工已经得到了赔付,但留在遇难者家属心中的伤痛依然无法抹去。
当记者再次踏上这个煤尘笼罩的小村庄,一股残存的悲伤气息扑面而来。阳光洒在曾经历“黑暗”的村落,显得格外刺眼,站在山顶向下望,一样的房屋,一样的村庄,不一样的却是那住在房屋里的村民。
矿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对遇难者的赔付工作已经陆续展开。记者从遇难者家属口中了解到,遇难的矿工家属分别获得了60万至100万元不等的赔偿金。
年仅38岁的杨发柱是新保安镇东黄庄村的村民,也是“2·28”矿难中年龄最小的遇难矿工。杨发柱的哥哥杨福财说,现在弟弟已经火化,张矿集团赔偿了83.78万元。对失去亲人的家属来说,这个“数字”远远不够。
“弟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没了,整个家都倒下了。”杨福财说,张矿集团除了赔偿弟弟钱款之外,还给弟媳安排宣化东二矿的工作,五月份就上班。杨发柱遇难之后,家里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为了年迈的老母亲和仍在上学的孩子,无奈之下,他的妻子只能外出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记者不忍再打扰那些经受了丧亲之痛的家属们,决定再次拜访老矿工唐宝义。艾家沟煤矿矿难发生后,唐宝义曾接受记者的采访。
“从出生起,与煤矿就结下了不解之缘。”61岁的唐宝义在艾家沟煤矿已经工作了43年,说起煤矿,他是既爱又恨。他说,“离家近,每月可以挣到4000元到5000元左右,好多人都在这上班,煤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唐宝义的家是三间十平米左右的砖瓦房。记者在他家中看到,房顶、墙面、地面有严重的开裂情况,裂缝大小分布不均。据目测,最长的可达1.5米。唐宝义告诉记者,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不同程度的房屋开裂情况。村民们认为,这些都是多年来艾家沟煤矿过度开采导致的结果。
另据年仅24岁的艾家沟煤矿矿工陈志宁说,从自己开始记事起,家里的房屋就是开裂的,包括屋顶和地面都是裂开的,到现在为止已经二十多年了。
记者又跟随唐宝义、陈志宁等几位矿工走访了几户人家,沿途随处可见开裂的房屋和地面。“我们双脚所踩的土地下面,都被矿场开采空了”,唐宝义说,几百户村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村落,几十年过去了,地面越来越薄,“真怕有一天村子发生地陷,睡着就下了井”。
唐宝义说,艾家沟村原有200户人家,共400个村民。有办法的都搬走了,如今村里只剩下不到200人,其中至少100人在艾家沟煤矿工作。他说,村里有地,但几十年来煤尘覆盖,日积月累,已经无法耕种。另外,种地需要水,现在整个村子被煤矿采空,村民吃水都很困难,更甭说浇地了。
吃水已经成了村民们的头等大事。在唐宝义家中的一间屋子里,记者看到,大缸小缸,大盆小盆,凡是能装水的瓶瓶罐罐都派上了用场。唐宝义指着堆在堂地上20多个盛水的家什对记者说,艾家沟村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家都拥有好多盛水的东西。夏天,每逢下雨,家家户户就端出去接雨水;而冬天也不闲着,用来化雪水洗脸、洗菜和洗衣服。
陈志宁介绍村民的打水经历说,每次都要骑摩托车走盘山路,到10里地之外的新保安镇抽水。天气好的时候能多跑几趟,把水存在自家的器皿中,冬天就可以少出去几次了。
陈志宁说,就村里的情况,村民们也多次向镇里、县里反映过,虽然每次都有官员表示关注,但至今没有结果。
在家中,陈志宁称,煤矿每年都出事,只不过这次死的人多。他告诉记者,矿难之后,矿工们一直在家里歇着,有的还在等待矿方的安排,有的已经决心不再去矿里上班。
“我家里有老婆,孩子才3岁,不想再过这种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了。”陈志宁告诉记者,他不再去矿场上班了,等孩子长大些,将重新找个踏实安全的工作。
同样面临“失业”的唐宝义却显得无奈,他告诉记者,矿工们干一天有一天工资;现在不让下井,就等于断了收入。“城里人退休都有工资,我们干了40多年,谁也没有给交过保险,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听了唐宝义的话,在场的矿工都低头不语。“2·28”事故之后,整个村落彷佛已经失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