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田野 李惠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就任后的首次出访31日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的出访巩固了中国与周边大国、非洲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访问取得巨大成功。
3月22日至30日,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习主席的出访进一步巩固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加实了中国和非洲国家在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关系,推进了与新兴经济体的机制化合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说。
习近平出访的第一站是中国最大邻国俄罗斯。习主席将俄罗斯作为就任后首访国,既是这些年来两国形成的惯例,也说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外交部长王毅31日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强化了战略互信和相互支持”。俄罗斯国防部及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首度打开大门,迎接外国国家元首到访。
访俄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就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签订了32项合作文件。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宫力认为,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具有战略意义”。
在谈到习近平访问非洲取得的成果时,宫力认为,非洲是中国外交的主要依靠力量。习近平的非洲之行加深了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加固了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朱锋说,习近平主席在非洲的讲话发出重要信号:中非合作要从以前以经济、资源为主要导向,转为包括社会、文化交往在内的全方位合作。
在非期间,习近平提出中国将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才,加强对非洲技术转让和经验共享,重视中非人文交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认为,中国援助非洲的项目“越来越偏重于民生”。中国正力求拉动非洲当地就业、改善当地民生状况、帮助非洲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说:“中非合作和西方国家对非援助有本质区别。中国尊重非洲国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和制度,而西方在提供援助时往往附加政治条件。”
近年来,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专家认为,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对这一指责做出了最好回应。
“从非洲各国领导人在习主席访非期间对中国的反应来看,中非合作正在突破形形色色、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说"。中非合作正朝着互利共赢和平等发展的方向迈进。”董漫远说。
在坦桑尼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创中非友好的局面,并将中国和非洲比作“命运共同体”,宣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努力实现各自的“中国梦”和“非洲梦”。
朱锋说,习主席在非洲的言行提醒了许多中国企业和在非商务人员,中非合作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中非应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感情”。
习近平首次出访的重要行程之一是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此次会晤取得了包括推动金砖国家务实合作、推动构建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等一系列成果。
董漫远认为,习主席参加的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在此次会晤中实现了对接。”
通过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成果的分析,宫力认为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正迈向深入。
以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宫力说,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时,这还仅仅是个概念。从概念的提出到取得实质进展,前后只用了一年,这是金砖国家深化合作的表现之一。
宫力认为,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越来越紧密。从第五次会晤取得的成果看,各国领导人讨论的内容除了经济方面的议题,还涉及政治领域。
“这些取得的成果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表现,以及外界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信任都是有关系的。”他说。
作者:田野 李惠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