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河南开封再现了北宋清明时节皇宫中文武百官祭拜先圣先贤的恢弘场景,古典的仪式,庄重的祭文,表达了人们无尽的追思。仪式分为敬献猪牛羊三牲、净手上香、诵读祭文等环节,在场的游客也纷纷起立三拜,表达对先人的敬重和思念。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中新网4月4日电(刘欢)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节从唐代开始盛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举家出行,祭祀祖先。然而,随着千奇百怪、价格不菲的祭祀用品越来越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异化,变得浅薄低俗。对此网友呼吁,花钱买奢侈祭品祭祀先人的同时,更应孝敬在世的亲人,千万别在将来的清明节因自己做得不够感到后悔。
清明节祭品“赶时髦” 网友:更应孝敬在世亲人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流传千年。中国人注重血缘亲情。自古以来,祭祖扫墓就是中国人慎终追远、尽孝行孝的方式之一。清明节祭祖扫墓,同时有利于强化家庭、宗族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中国人祭祖一直有烧纸钱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用品也在“与时俱进”,产品花样百出。宝马、别墅不在话下,又出现了全画幅单反相机、iPhone5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海鲜火锅、冬虫夏草、口服参片也成为祭品。部分祭祀物品已经走向异化,如为故去亲人烧“小姐”、“二奶”等,使颇有文化内涵的清明节变得浅薄、低俗。
对于不断推出的各类雷人祭品,不少网友表示不满,认为不仅浪费金钱,污染环境,还使传统祭祀文化被闹剧所干扰,步入歧途。有网友质疑称,这种表面的孝心背后,只是对道德和舆论的畏惧,并非真的敬与爱。同时有网友表示,其实祭品有一束鲜花,一份情意足矣。
还有网友认为,烧再多纸钱,不如活着的时候多给父母钱;购豪华墓地,不如让父母在世时住得舒畅。斯人已逝,一切哀思已是徒劳。缅怀逝去的先人,更要孝敬在世的亲人。有时间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千万别在将来的清明节,因为自己做得不够而感到后悔。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赞同。
清明节唐代开始盛行 古时仅仅是节气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首先是农耕的一个时间节点。“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与“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都反映了这一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而清明节作为节日,在唐朝才形成。
“清明”的时间在春分之后,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清明”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意味着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在古人看来,“清明”是生命转化的节气,意味着过去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交汇。
而现今清明节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禁火,必须吃冷的食物。在寒食节之后的“清明”重生新火,意味着新季节、新循环的开始。唐代之前,寒食节与清明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二者有密切关系。古时的上巳节,有临水沐浴、临水宴饮、春游的习俗。
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扫墓逐渐从寒食顺延到了清明。宋代,清明、寒食逐渐合而为一。到明清后,寒食节基本消亡,上巳节逐渐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民俗专家认为,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因此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还能怎么过?踏青射柳放风筝 自古而今,清明节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祭祖扫墓,追思先人,另一方面,踏青游玩,欣赏美景。感伤和快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同一天呈现。
扫墓结束后,各家各户借着祭祖的机会,在刚刚萌发春意的田野上踏青,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在踏青游玩的同时,出现了许多带有体育性质的游戏。
清明节有插柳射柳的习俗。据说,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人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民间还认为,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插柳有辟邪的功用。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在柳枝上拴一缕红绸当做目标,青年男子骑马挽弓,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柳条,待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
清明放风筝也是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习俗。清明前后,春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人们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风筝上,待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寓意自己的疾病、晦气都让风筝带走了。同时人们忌讳断了线的无主风筝飘到家中,如有这样的风筝,则将风筝压在磨盘下三天,驱除不祥。
此外,古代清明节还有荡秋千、蹴鞠、植树、斗鸡等习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