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铎思)“现在还干得动,收入也不错,但岁月不饶人,不知道哪一天垮下去,到时谁来给我养老?”日前,福建省总工会组织“聚焦一线 体验劳动”媒体采风活动,记者随采风团来到一线,感受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采访中,当记者问及中老年农民工的最大担忧时,“第一代”农民工无一例外地回答“养老退休”。
“工资高了,也不用担心被拖欠!”在中铁隧道集团京福高铁梁场打工的李嵌中对目前的状况比较满意,“一天200元,一个月能干25天左右。”李嵌中今年57岁了,打了几十年工,受过各种各样的苦。在现场,李嵌中一边扎钢筋,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他说,这几年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打工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收入高了,吃住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吃苦是他们这一代打工者的特性,“既然出来打工,就希望多赚点钱回去,能多干一天是一天,在这里工期比较紧,只要身体允许,不用担心没工打。”
李嵌中的老家在湖南,他一人常年在外打工,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女儿。靠他外出打工的收入,家里盖起了新房。“孩子也长大了,没什么负担了,准备再干两年回老家。”老李说,按他的身体状况其实再干几年也没事,但年龄太大了,用工方怕承担责任,肯定不要他。“以前没交社保,也没想过,现在后悔了,怎么也算是干了一辈子工人,但却无法像工人那样正常退休,领养老金。”说起养老,老李十分担忧,“趁着现在还干得动,多攒些钱,尽量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吧!”
喻怀义也有同样的担忧,现年40多岁的他此前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流动性大,哪里有工打就去哪里,早些年也没想到退休问题,所以社保也没交。”喻怀义说像他这种情况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中很普遍,在交纳的时候没考虑,到退休时后悔了,却无法挽回。
“我想的只是多赚些钱回去,社保能不交就不交吧!”在福高铁建瓯西站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披雨衣,由于赶工期,他们冒雨施工。作为现场惟一的一名女性,黄朝先特别显眼。黄朝先是一名小工,负责抬钢筋,一捆100多斤重的钢筋由两人抬。对于一名女性干起壮劳力的活,黄朝先显得无奈,她告诉记者,她老家在浙江,原来都在厂里面打工,今年过完年才跟老乡来到这个工地。“在厂里虽然轻松,但也要经常加班,扣去各种保险,每个月只能领到1000多元,但在这里每天就有100元,干一天算一天钱!”
“家里有3个老人、一个小孩,老人身体又都不好,负担太重了!”对于退休问题,黄朝先说,等以后再说,眼前的难关要先渡过。
作者:吴铎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