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华宾4月7日报道:被禁14年的发泡餐具5月1日即将解禁,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此前惊叹,“一个小小的餐盒惊动了三位副总理,这么多部委领导。”联想到发泡餐具企业出资450万元请律师“公关”,发改委这句看上去的“戏言”,让很多人引以为忧,企业的利益有人代表了,谁又来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
其实,不单只是发泡餐具的“十年生死故事”,一段时间来,在一些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中,比如“最严交规”、“电梯取消左行右立”、“雾霾天取消出行”,要么出现新政反复,要么出现旧政回潮,很大程度上损伤了政策的公信力。不少学者就此批评说,公共政策的制定最忌左右摇摆,也不宜瞻前顾后,更不能因为伪装的民意就盲目出台。
重大公共政策”左右摇摆”不可取
被禁了14年之久的发泡餐具,今年5月1日起开始解禁。据说,10家生产发泡餐具企业曾出资450万元,请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公关”,令舆论哗然。很多人不解,发泡餐具不能降解,造成的污染严重,这是共知的常识,公共政策的制定,却为啥反复无常?
“发泡餐具的死而复生,我本人也不免感到疑惑。”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胡筱秀分析说,科学的公共政策出台,应当是一个审慎的过程,不能今天一个导向,明天一个导向。“发泡餐具究竟有没毒、可不可以用,本来已经形成科学共识,如今政策一改变,又会形成新的疑惑,严重削弱政策的公信力”。
发泡餐具“复活”的背后,始终有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业协会的身影,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笑言,一个小小的餐具甚至惊动了数位副总理。不过,这在媒体和学者看来,暴露了某些政策出台前后,利益团体对决策部门的博弈甚至“逼宫”,里面却独缺了群众利益的代表。
“不少政策出台之前,表面上看,决策部门也多次调研,反复征询意见,出来的政策没一条不合程序,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听取民意。”胡筱秀直言,现在不少听证会犹如走过场,听证代表的代表性饱受质疑,最终却常以民意的名义,让粗糙的政策得以一路绿灯。“为了追求决策的效率,忽视民意基础,甚至少数领导的人格化意向说了算,这暴露的依然是某种权力意志”。
改革措施最忌”没想清楚就匆忙出台”
“史上最严交规”遭遇的舆论阻击,恐怕也让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其中饱受争议的“闯黄灯扣分”,在媒体反复争论,甚至地方交警部门变相抵制下,目前已变得不了了之。
日前在全国人代会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就此直指要害,改革举措最忌没想清楚就匆忙出炉,草率推出不成熟的改革措施,很容易破坏改革的共识基础。
王战认为,改革的起步要从中央、地方有共识,人民群众有共同期盼的地方入手,通过改革来凝聚改革的共识,再做需要攻坚克难、顶层设计的改革。针对当前可以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改革方案,这样的改革多做几件,才会凝聚改革共识。他说:“改革举措最忌没想清楚就匆忙出炉,比如前段时间闯黄灯扣分的问题,这样匆忙推出的事多几件,恐怕会败坏改革的共识”。
近期在上海地铁,很多人多年形成的“左行右立”习惯,正在经受彻底“颠覆”。相关部门表示,左行右立会单向增加电梯损耗,建议取消这个常年形成的规则。不少市民产生困惑,好不容易形成一种文明观念,就因所谓的电梯维修费,轻易就要抛诸脑后?文明观念与经济利益,究竟谁的价值更高?
胡筱秀副研究员认为,一项好的政策出台,要经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要允许相关方“讨价还价”。这种前期反复的过程,也许会影响决策效率,但一定是争议最小的。她说,公众意见不可能百分之百统一,即使没有最优方案,理性的公众会选择一条“更不坏的政策”,而这样经过理性决策的政策一旦形成,就不应该瞻前顾后、反复无常。
制定政策要警惕”伪装的民意”
申城近日两条规定,引起公众的关注。
一个是《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其中规定,一旦发生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情况,禁止黄标车上路行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停驶30%,并将根据具体污染程序,决定机动车是否扩大限行,乃至采取学校和幼托机构停课等措施。
一个是还在征询意见的《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其中一条地铁全面禁饮食的规定,引发市民广泛争议。
在公众对空气质量“忧心如焚”的当下,空气质量变坏时限制车辆出行、要求学校停课,似乎也无可厚非。不过也有部分人士提出,随着我们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治理的成果将逐步现象,另一方面,还需理性看待空气质量治理的过程,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有些规定不宜简单一刀切。比如,一发布空气质量污染,就限行机动车、停课停学,是否失之过硬。停驶车辆的数量谁监管?限行的范围如何定?空气之争会不会引发路权之争?这些似乎还没考虑严密”。
在新版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地铁饮食是在车厢内禁还是站台禁?是凡液体皆禁还是饮料才禁?这些细节也还都处在模糊地带。
这两个规定,一个是暂行,一个在征询意见,都已或正在严格听取意见。不过,跳开这两个案例本身,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中,是不是“多数人”赞同,就一定要匆忙出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孟建此前敏锐地发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用一个专章来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其中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他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协商民主不仅是执政党和民主党派间的协商,很大程度上还应包括在重大公共政策上与民众的协商。“我们不少公共政策出现问题,恰恰是在协商民主制度上有严重缺失”。
孟建教授认为,协商民主的前提是信息对称和民主决策,“如果没有信息公开的环境,何谈协商民主?”同时,重大政策的顶层设计,不能变相理解为领导拍了脑袋算,顶层设计真正的核心,本身就要顾全大局,一些无视群众利益的政策匆忙出台,没有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容易引发“底层抗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公共政策出台,还要准确地捕捉民意的走向,又不被伪装的民意所干扰。”孟建教授提出,我们已进入一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全媒体社会,个人被充分地赋权,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分权,但决策过程中也要关注“沉默的螺旋”现象。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公共政策不经充分酝酿就仓促出台,很可能给改革的新局面带来破坏。
胡筱秀副研究员也提出,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应简单地依“多数人”意见就匆忙出台,好的政策需要通盘考虑,以社会有序发展为代价,“政策有时效性,不应机械地一刀切,可能需要钟摆式调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