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致力打造“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国际文化名城
原标题 [开封致力打造“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国际文化名城]
新华网郑州4月7日电(记者桂娟、双瑞)清明时节,作为中国文联命名的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七朝古都开封正在举办的清明文化节,以其宋韵春色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踏青、觅古、祈福,感受着中国传统迎接春天的节日氛围。
这只是开封年度主题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去年以来,开封“内外兼修”,月月有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举行,月月有文化项目落地,全力打造“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用群众文化打开文化宝藏
古城开封,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1万多处历史文化遗存、24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相国寺、龙亭、铁塔等著名景区,又有体现宋韵遗风的开封府、城摞城奇观等文化资源,清明上河园的民俗文化、龙亭公园的宫廷文化、开封府的府衙文化、天波杨府的忠孝文化,依然藏在深宫。
像打造清明文化品牌一样,2012年以来,开封市通过月月举办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把隐藏在书本中、静止在古迹上的文化宝藏依次打开:
正月大宋年文化,二月龙文化,三月岳飞文化和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文化,四月清明文化,五月宋词乐舞文化,六月书法文化……包公文化、菊花文化、成语典故文化、传统体育文化……一个个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通过有形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形式,鲜活地走到了当代人面前。
刚刚过去的3月岳飞文化周活动期间,中外岳氏宗亲纷纷来到开封朱仙镇,人们用说、唱等艺术形式缅怀岳飞,感受、传播宋代英烈文化的魅力。
连续举办五届中国收藏文化论坛之后,开封逐步成为国内集鉴定、展示、物流集散于一体的收藏文化基地。
一个个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也使开封找到了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的“文商旅”体验式产业链。2012年,开封旅游人数达到4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3.2%,文化旅游综合经济收入突破180亿元,同比增长16%,文化产业吸引外资突破300亿元。
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说,“开封要发展、要崛起,就必须把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到极致,发挥到极致,运用到极致。”
全城一景 彰显宋韵特色
一千年前,北宋东京城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千年来城市格局和中轴线始终未变,宋都古城风貌保存至今。
在开封人眼里,开封的宋韵,远远没有展现出来,能再现北宋东京城繁华景象的开封,应与北京明清文化、西安汉唐文化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展示华夏历史文明发展脉络。
为此,开封大开城门大作“宋文章”,全力推进中南六省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未来开封的城市名片,就是古韵与时尚之都、文化与实力之城。”开封市市长吉炳伟说。
事实亦是如此,开封今年要实施的50个重大项目中,文化项目就占了10个。
随着城摞城大宋文化博物馆体验展示区、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清明上河城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生态休闲度假区等园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开封不断加快文化项目引进和建设步伐。
古城墙修复、书店街整修、城摞城展示持续推进,鼓楼复建即将竣工,展现东京城六河连五湖和桥梁的水系工程已初具规模,开封最大的文化收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易市场大宋文博城开工建设。
投资规模较大的清明上河城、东京梦华苑文化产业项目相继签约,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与开封市政府签署文化产业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入金融资本投入开封文化产业发展;城墙保护与开发项目、宋瓷博物馆项目、水系一期提升工程项目即将开工,新推出的徐府街改造、龙亭公园改造提升等正在招商……
“全城一景,让游人享受千年宋都文化大餐的同时,也使文化产业由单打独斗式转变为产业链条协调发展的模式。”河南大学教授刘坤太说。
内外兼修 涵养城市精神
中国书法名城、中国菊花名城、中国收藏文化名城……如今的开封,已经拥有多个以文化命名的国家级头衔。
作为中国书法名城,开封拥有121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50名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各类书法团体近20家,去年菊花花会期间,创下了“千人书菊”、“千人共上一堂书法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书法文化周主题活动举行后,越来越多市民成为书法爱好者的同时,开封的书法市场得以培育,书法产业发展空间大大拓展。
文化活动的密集举办,产业项目的密集开工,一手抓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一手抓群众文化生活,开封的文化资源宝库一次次被“激活”,文化力正成为开封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的新引擎。
“保护、利用好珍贵文化遗产,建设城市文化生态,涵养、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开封当仁不让、正当其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程遂营如是说。
文化的开封,正向世人展现其独特魅力。以文化的力量作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支点,一幅融古贯今的新绘《清明上河图》,有望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作者:桂娟 双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