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4月8日电(记者胡隽欣)近日,成龙欲捐4栋徽派古建筑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一事引起网民热议,一面希望成龙改变主意,让这批古建筑留在国内,另一面则表示理解,认为这一捐赠也有利于古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一些专家提出,就地保护是保护徽派古民居的最佳方式。而实际上,在文化遗产传承这一问题上,更需反思的是如何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古建筑提供就地保护的机会。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新科大)在回复记者问询时说,成龙捐出的这4幢明清时代古建筑,包括两个古厝、一个凉亭和一个戏台,这些建筑将被原样组装,安放在新科大东海岸校园内,预计将于2014年完工。新科大说,这些古建筑将被用作互动、娱乐空间,或者作为“活教材”成为教学场所。
新加坡历史虽然不长,但是他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遗余力。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加坡,古建筑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们仍然当作宝贝保留了下来。比如随处可见的骑楼,它们的特色就在于为行人提供了五脚基(五尺宽)的步行道,利于遮阳、避雨、通风,仅这样的建筑新加坡就保留了7000多栋,很多城市规划的设计也为这些古建筑让路。
成龙在微博里说明了捐赠这批古建筑的原因,他说,这些老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理应摆出来让人欣赏,而他与香港特区政府难以在用地问题上谈妥,所以捐予新科大。
有不少文物保护专家表示,私人拥有的古建筑是否适宜迁建,需要三思。但在当前争议的背后,需要更多反思的是事件背后所透露出的古建筑就地保护的难处和无奈。
据《安徽日报》报道,古徽州区域内现有1022个古村落,散落着6908幢古建筑及100多座牌坊。早年间,大到整幢搬迁、小到构件收藏,每年流失的数量不下100幢。之后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禁止古民居、古构件的流出,但就地保护的难度仍然很大。
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休宁县黄村的古民居“荫馀堂”“远嫁”美国的故事。“荫馀堂”原本只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徽州古民居,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住宅,是一幢四合五开间砖木结构的跑马楼。1997年开始,经过7年多的策划和施工,这幢濒临拆除的古建筑被整体搬迁到美国。美方斥资1.25亿美元,从“荫馀堂”拆下数量庞大的木件、砖瓦和石件,漂洋过海运至美国。2003年6月,“荫馀堂” 连同扩建后的博物馆一起正式对公众开放,蜚声海外。
之后,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古徽道”旁一座200余岁的古民居“翠屏居”,也面临搬迁瑞典的命运,最后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这一古民居才经当地文物管理部门鉴定为文物,从而免遭流落异国他乡的命运。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起因大多因为这些私宅没有被批为文物,修缮耗资巨大,年久失修又面临坍塌的危险;而地方政府在进行古建筑保护时,又难免因为经费匮乏、城市发展等各种原因,让很多历史的回忆在城市建设的轰鸣中消失,因此才会造成很多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严重流失。
有网友说,古建筑只有放在生它养它的原生态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也许,动员全社会力量,提升历史文物保护意识,给古建筑以就地保护的土壤,让民族记忆在本土生根、在海外传播,则不失为从成龙捐赠古建筑中得到的启示。
作者:胡隽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