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成龙捐古建筑警醒国人“宝贝”意识
2013年04月11日0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澳门日报:成龙捐古建筑警醒国人“宝贝”意识]
中新网4月11日电 澳门日报11日刊发社论《莫等失去才懂珍惜》评论成龙有意将徽派古建筑捐赠新加坡一事,文章认为,成龙将古建筑捐给新加坡高校是否恰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次事件暴露出中国保护文物尤其是古建筑方面存在不足。可如果没有成龙这一出戏的上演,又有多少国人意识到宝贝的存在?又有多少国人觉得该去珍惜?莫等失去才懂珍惜!
文章摘编如下:
著名影星成龙近日透露,有意将二十年前收藏的十幢徽派古建筑中的四幢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消息一出,争议四起。一些网民支持成龙的做法,认为这些古建筑在新加坡只要妥善维护,对徽州文化同样是一种传承,也是中华文化向世界的一种展示。更多网民希望成龙能够慎重考虑,让中国的建筑瑰宝留在国内。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浙江淳安、江西浮梁)。徽派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据悉,成龙收藏的十幢古建筑中有七幢是明清两朝的古屋及古戏台等,大约有二百年到四百年的历史,材料多为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今次欲捐给新科大的是四幢明清时代古建筑,包括两个古厝、一个凉亭和一个戏台,这些建筑将被原样组装,安放在新科大东海岸校园内,计划明年完工。成龙在微博中还透露有意将剩下的六幢古建筑也捐献出去。
成龙将古建筑捐给新加坡高校是否恰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须明确这些古建筑是否达到文物保护级别,如果达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是禁止出境的。其次,这些古建筑是否一定要搬到外国才能得到保护?
对于为何要将古建筑捐赠给新科大,成龙解释说,这些古建筑的构件躺在仓库多年,正面临白蚁的侵蚀。他曾打算将其捐给香港政府,但港府迟迟无法解决场地问题。
中国知名古建筑专家、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程极悦表示,就地保护是业界公认最好的方式,若异地重建,古民居原有的文物价值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就会在迁移的过程中消亡,造成对文物的一种破坏。徽派青砖黛瓦的建筑风格只有在青山绿水之中才能最好地呈现其美学特点。日前,黄山市政府公开表态,愿意提供最好的地块、最精湛的工匠和相关经费支持,欢迎古建筑回家。成龙大哥不妨三思而后行。
今次事件暴露出中国保护文物尤其是古建筑方面存在不足。事实上,徽派古建筑近年一直存在流逝的问题。一些精明的商人、民间收藏者利用相关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向古徽州地区持有房屋产权的当地居民收购私人产权的古民居,而后私自将古建筑运到外地异地重建或作他用,有的甚至流到国外。
二三年,皖南休宁县黄村的古民居“荫余堂”就被拆成七百块木件、八千五百块砖瓦、五百块石件,被装进四十个货柜,漂洋过海运至美国的埃塞克斯博物馆,消息震惊全国。
之后,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古徽道”旁一座二百多岁的古民居“翠屏居”,也面临搬迁瑞典的命运。最后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这一古民居才经当地文物管理部门鉴定为文物,从而免遭流落异国他乡的命运。一位从事徽学研究的权威人士估计,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皖南古建筑构件的流失总量足可以再建一个宏村。
还有很多古建筑,没有倒在文物贩子手中,却因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而倒下。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消失的四万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许多网民希望成龙能够改变心意,让其收藏的古建筑留在中国。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可以理解,自家的东西要送给别人,难免会心中不痛快,会产生责任感和危机感。可如果没有成龙捐赠徽派古建筑这一出戏的上演,又有多少国人意识到宝贝的存在?又有多少国人觉得该去珍惜?莫等失去才懂珍惜,如果再不对现存的古建筑加以切实保护,日后这些中华文化瑰宝或许只能成为人们的集体记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