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安装了报警器,留守老人段国成(右二)感到很新奇 本报记者魏光敬摄
|
留守老人被害事件发生后,商南县委、县政府决定,近期在全县推行警铃入户工作。昨日下午4时,在嫌疑人陈军交代的第一次作案地点商南县十里坪镇红岩村,率先在全县对留守老人家安装“警铃”。
村民催着快给自己家装 红岩村虽然离十里坪镇政府不远,但村民依山沟而居,零散居住在山坡上。全村第一家安装警铃的是苏典军家,工人安装好后,苏典军按着遥控器,报警喇叭顿时响起刺耳响声,深山里的村民很稀罕,都来围观。
苏典军今年40岁,平时在外地打工,老人生病在床,妻子在家照顾,还有个3岁的孩子,都是弱势群体,如果发生个紧急事很让人担心。有了这个“警铃”,他在外地打工也放心。苏典军一边按遥控器,一边给抱着孩子的妻子和躺在床上的老人介绍怎么用。
第二家安装的是74岁的段国成老人,他的老伴已去世,6个孩子3个女儿出嫁,3个儿子两个都在外地,身边只有一个孩子,也没一起住。老人独自生活。警铃安装后,段国成非常高兴,他连按警铃几次,引来了大舅哥和80岁的赵华成。赵华成老人儿子在外地打工,跟儿媳和孙子在家。第一次按警铃的他,还是有点害怕,用了几次,他才高兴地说,这报警器真好,一响其他村民都能听到,他催着工人赶快给自己家装。
警铃一响 300米都能听到 据安装的工队负责人苏安介绍,按商南县政府要求,紧急从西安调货,给偏远独居老人安装警报器,初步方案是,一起10户左右的村民安装单一的报警系统,老人一按遥控器,警铃就响了,外置扩音喇叭300米内都能听到。对于特别分散的村民分中心户,由一个中心户联系3至5家分散户,这样每个村民家里有事互相都能知道。
据商南县政法委书记张贤慧介绍,这次安装对象包括各镇偏远村组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病残人员、单门独家住户及各镇规模较大的移民小区住户。《商南县首批警铃入户数额分配表》显示,这次连续发生留守老人被杀案件的十里坪镇将有1050户人家安装警铃。根据初步统计,商南县共有8140户符合安装条件。商南县初步与供货商协定,每户警铃费用包括安装费在内为40元,全县工序费用32.56万元,所需费用由县财政解决。
昨日下午,首批警铃已由西安运抵商南,并在十里坪镇试装。张贤惠说,争取在10天内完成全县的警铃入户工作。
本报记者薛振宇魏光敬
反思 陈军出狱 地方上一无所知 陈军杀人案震惊世人,也让身处风暴中心的商南县陷入了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商南县委一位干部说,陈军从监狱里释放了,监狱跟地方之间的信息就是脱节的,他什么时候出来的?按说应该有个介绍信,然后陈军凭信到地方报到。但现在没有介绍信,或是有,但陈军拿着介绍信跑了,无从得知。
在对待陈军出狱这个问题上,监狱方和商南县没有对接,陈军从监狱出来,地方上不知道,必要的帮教、管理也就缺失了。
当陈军杀人案案发,商南县有关部门感到非常突然,居然还有这样一个人就在商南?
4月10日晚,商南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决定将这一问题提交给司法系统,不单单是针对商南,全国一年刑满释放的人员很多,很有必要通知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或公安上去接人,履行一个手续,最起码知道谁回来了,以便落实责任人,跟进帮教。
据了解,陈军在监狱度过了十年刑期,但家人看望的次数极少,可能也是客观条件所限,但最终的现实就是陈军缺少家庭的关爱,他向警方供称自己在监狱里根本没有好好改造,或者说改造失败,自己一直比较悲观消极,对这个社会有了自己的看法。
陈军出狱后,因为没钱,买点儿东西都要赊账,就只好到处继续偷鸡摸狗。一个刑满释放人员本就受歧视,如果再得不到家庭抚慰,很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本报记者薛振宇魏光敬
行动 商南县13支工作队大走访 4月10日晚,商南县委召开了常委会议,决定成立13支“为民务实清廉”大走访大调研工作队。
由包抓各乡镇的县级领导任队长,抽调科级干部、一般干部等为成员,按照“常委镇镇到、局长村村到、一帮干部户户到、民情全知晓”的要求,本周内全面落实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的4月11日前必须全部到镇、到村,每村必须召开群众会议,消除群众顾虑,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会议认为,要对陈军杀人事件暴露出的群众防范意识差、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管教不严、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管理不到位、治安防控措施不够等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扎实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据介绍,该县将开展全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重点做好社会治安矛盾重点人、重点案件、安全生产、矿区矛盾纠纷、邪教活动等排查化解工作,逐一登记,建档立卡,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开展对重点案件人员帮教管理活动,进一步明确刑满释放解教人员和漏管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一对一”、“多对一”包扶责任、包扶内容县上与各镇、各镇与各村、各村与各组要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本报记者薛振宇魏光敬
问题剖析 关爱多在节假日 日常安全应重视 安塞县沿河湾镇寨子湾村有七十多户三百多人。留守老人有十几户,子女都在延安市区或安塞县城工作,孩子也都带走了,方便上学。该村村支书赵国斌说,对于留守老人,村里人平时会多留意,一旦有身体不舒服,村民会提前给子女打招呼。对于突发状况,赵国斌说,无法保证不发生意外,只能在平日多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聊聊天。
不少村民认为,村里应该建立空巢、留守老人登记管理制度,确定监护人,每天上门看一看,同时注意村里的陌生人。
安塞法院去年曾组织近40名青年志愿者,帮助五百多名“空巢老人”。记者发现,目前社会各界对“空巢老人”的关爱活动更多局限在节假日里,老人们的日常安全问题,尚无长效关爱机制。 本报记者王晓亮
独居老人突发脑出血 儿女都不在 麟游县崔木镇河西村近70%的老人都是留守老人。今年2月7日,该村上庄组组长田山虎发现76岁的独居老人王彩兰家大门紧闭,田山虎急忙敲门,迟迟不见开。他扛来梯子,翻进去才发现老人躺在炕上奄奄一息。他赶紧背老人去医院,经诊断,老人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身亡。
据河西村村干部李积虎说,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7位,其中85位老人空巢或留守,挑水、砍柴等重活儿只能依靠邻居,一旦生病无人照看。
李积虎坦言,留守老人身体本就不好,不仅没人照料,还要干些体力活儿,有病也常被耽搁。 本报记者 赵国强
“每晚等不到儿子电话,睡不着觉” 安康市汉滨区大同镇70岁的陈同武老人称:“每晚等不到儿子的电话,我根本睡不着觉!”“我也很想陪在老人身边,但一年四季在外面跑,没办法啊。”陈同武的儿子陈新地表示,现在每天不管有多晚,一定要给老人打电话报平安。本报记者陈思存
经验分享 警铃入户 老人一按铃 户户报警 “绕营设架,挂铃其上,敌来触之则鸣。”古代用于战争中的“警铃”,被高陵县从2004年起应用到了农村治安防御中,每个农户家都安装一个警铃和警灯,每10户为一组,只要一家有事,在1公里有效范围内按遥控器,其他9户警铃则同时震响、警灯闪烁,大家会立即采取救助措施。
昨日,在高陵县通远镇何村一中心户长家的墙上,记者看到了警铃、警灯。“装警铃前,村里时有盗窃案发生,警铃入户后,村里一下太平了,好几年没发生过偷盗。”这位中心户长说,不但偷盗没了,一些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啥的,只要一按遥控器,其他9户也能第一时间知道,给予照应。“2005年,我们村一位留守老人家深夜发生火灾,老人按响警铃,全村人出动,很快火就被扑灭。”
现就职于高陵县公安局政工科的王铁警官说,从2004年6月起,高陵县10个乡镇的25830户家庭在实行“警铃入户”联防机制后,全县农村发案率明显下降。“去年开始,我们县又在城镇居民及农村住户中推行红外线防盗抢探头,及无线报警装置。”王铁介绍,实地应用发现,“警铃入户”可以拓展到防御各种紧急事件,例如火灾、留守老人突发疾病等方面,尤其在偏远山区、通讯信号不好的地方,非常实用。 本报记者张波
养老热线 手机一键连接服务平台 去年12月,宝鸡市渭滨区依托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采用GPS技术定位老人行踪。渭滨区居家养老中心主任姚红艳介绍,2010年6月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区老龄办组建一支近200人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为全区1200名无收入、孤寡、空巢等老人提供生活料理、日常家政、康复保健等无偿服务。
姚红艳介绍,2012年12月,渭滨区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收录老年人信息资料,面向全区所有老年家庭开通“3366966”服务热线,提供包括紧急救援、生活帮助在内的全套居家养老服务。
为了方便老人,该信息平台为入网老人手机设置了“一键通”,老人在手机上只需按下一个设定的号码,求助信息即发至信息平台。同时,信息平台还采用GPS技术定位老人的行踪。如果有老人迷路,信息平台可根据GPS搜索出其所处位置。
本报记者赵国强
互助幸福院 建没围墙的养老院 据悉,截至2010年年底,咸阳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49万人,其中留守老人有17.2万人。咸阳市民政局秘书科科长杨博介绍,自2007年开始,咸阳市在泾阳县探索建设“没有围墙”的“农村居家互助式养老院”,利用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村志愿者成立养老服务队,为农村老龄空巢留守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2011年,彬县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群众参与、互助服务”的思路,改造生活条件比较好、生存环境相对安全的“农村互助幸福院”,把留守老人、五保户、孤寡老人等集中起来,让村干部或志愿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照顾。目前,泾阳县建成40个村级“农村居家互助式养老院”,彬县已改造试点“农村互助幸福院”11处,现已在全市有条件的村庄全面推行。
据了解,省民政厅将于近期在咸阳召开农村养老工作现场会,推广此模式。
本报记者王培民
老人活动室 老人每次来都签个到 昨日,在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张郝村村委会的一间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正在拉家常,他们都是村上的空巢老人。活动室里有棋牌桌,有画画的桌板。门口的一块小黑板写着几位老人们的名字。村委会主任张海荣介绍,小黑板就像点名册,来的老人在上面划一下,连续几日未划到的,村委会就会安排人上老人家看望,以便了解老人的近况。
铜川市农村目前大约有空巢老人3万人,像这样的活动室,成为老人们联络近况的主要场所。 本报记者 张小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