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随着中美关系发展,中国近些年成为美国国务卿上任后重要出访地之一。回顾近几任美国国务卿访华经历,既可以验证几任美国政府履新时的对华政策信号与日后外交轨迹,也可以梳理中美关系虽有波折但发展主流不变的大趋势。
奥尔布赖特:首轮出访到中国
美国时任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1997年2月抵达中国访问,是她当年1月23日就职后首次出访活动中的一站。
这位美国首任女国务卿当月出访欧亚9国。此前,按照惯例,美国国务卿上任伊始一般都以欧洲盟国为首次出访目的地,而奥尔布赖特把亚洲列入出访行程,同时认定那次出访是有实质内容的重要外交活动。
奥尔布赖特那次访问的重点事务包括双边经济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等。
当时,比尔·克林顿开始其第二个美国总统任期,中美之间显现关系改善的良好势头。克林顿在当年国情咨文中表示,寻求与中国“更深入对话”。分析人士认为,奥尔布赖特的访问体现克林顿政府以欧亚为重点、谋求主导国际事务的基本外交战略。
鲍威尔:姗姗来迟有曲线
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2001年7月任内首次访问中国,距这名美国首任非洲裔国务卿就职已经半年时间。
那时,中美关系经历波折,包括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以及2001年中美军机撞击事件。
2001年4月,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对中国进行侦察时,撞毁对其跟踪监视的一架中方歼八飞机,致使飞行员王伟罹难。随后,美方飞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美方当月11日道歉。
鲍威尔在那次访华前说,美方不把中国看做“潜在敌人”,有信心与中方建立“更加稳定、更加具有建设性的关系”。
赖斯:数度赴华腿脚勤
时任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2005年3月访问中国。
她在当年1月底获任国务卿,2月首次出访以欧洲和中东为目的地,随后启动亚洲8天6国“旋风式”访问。中国为最后一站,被一些专家称作赖斯上任“三把火”的“收官”之地。就扩大中美合作,赖斯当时多次表示,她就任不久即造访中国,旨在表明美国政府重视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推进以六方会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话题贯穿赖斯多次访华行程。在2005年3月的访问中,赖斯确认美国希望以外交应对朝核问题的原则,表示美方承认朝鲜为“主权国家”。
赖斯原打算2009年1月即将卸任前再次访华,后因巴以局势恶化取消。
希拉里:“倾听”“探路”到释疑
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09年2月访问中国,是其就职后首轮外交出访,体现“先亚后欧”的上任出访次序。中国是她那次亚洲四国行的“压轴戏”。
希拉里把这次亚洲行程称作“聆听之旅……旨在找到前进道路”。分析人士认为,希拉里那次亚洲行体现初掌白宫的美国首任非洲裔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对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快速上升的亚洲地区的高度重视,也旨在展现美国“巧实力”外交。
那一年,美国刚经历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面临挑战,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面临挑战。希拉里作为奥巴马“首席外交官”,率先提出“美中关系将是21世纪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论断,以“同舟共济”的中国典故表达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期待。
而如何进一步就奥巴马连任后的亚太“再平衡”策略释疑并增进双边互信,则会是美国新任国务卿约翰·克里此次到访亚洲的任务之一。(新华社特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