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铁娘子”
反撒切尔标语也出现在推特网站上:“你夺走了我的牛奶!还有我们的希望”
文 | 雷佳
“你可以改变立场,但我决不妥协。”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连同那个优雅又强势的女性身影,已成为20世纪国际政坛上的一大经典。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用个人奋斗开创了叱咤风云的职业生涯,登上权力巅峰;她执掌首相宝座11年,大刀阔斧推行改革政策,改变了整个英国;她为岛屿毅然与阿根廷开战,凭借战争胜利赢得巨大声望;她与美国坚定结盟,反对欧洲一体化,在冷战年代扮演了重要角色。跌宕起伏的人生,在今年4月8日走向终点。87岁的撒切尔夫人,这一天因中风在伦敦去世。
任期比20世纪任何一位英国首相都长
和很多英国政治家不同,撒切尔夫人不是来自显赫家庭,她的一生充满了不倦的努力。
1925年10月13日,她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城的一个食品杂货店主家庭。
回忆起童年生活,她在自传《通往权力之路》之中这样描述:“楼下开店楼上安家的生活一言难尽。这种独具特色的生活特点之一就是你永远都在上班。”
正是因为这样,撒切尔夫人年轻时期非常勤奋,仿佛不知道疲倦是什么。“我们家强调勤奋工作。我们在家里从不懒散?”这种人生态度深刻影响了她的政治哲学。
1944年,19岁的她被牛津大学录取,学习化学专业。受父亲影响,那时候她已经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在牛津就读时,成为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热衷政治的她曾经说:“要离开政治真是一种痛苦。”
临近毕业时,她参加了几个单位的面试,其中有一家化工厂。面试官给她写下的评语是“个性太强,不宜在此工作。”最后,她被一家塑料工厂的研发部录取。
但她对政治的热情并未停歇,终于在1959年当选英国下议院最年轻的女议员。1970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她担任教育和科学大臣职务。五年后,她出任保守党党魁,并于1979年赢得英国大选,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此后的撒切尔夫人成功连任两次,任期比20世纪任何一位英国首相都长。
就职典礼上,撒切尔夫人概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她说:“在有冲突的地方,给予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疑虑的地方,带去信仰;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
“铁娘子”称号从何而来
住进唐宁街后的撒切尔夫人,出台种种新政策,改变了她的政党和整个国家。
内政方面,她实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减低税收、限制公共开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击削弱工会力量;在外交方面,她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是铁杆政治盟友,对待欧洲则非常强硬,她曾经对进一步欧洲一体化的提议回答“No!No! No!”鲜明个性尽显无遗。
工作风格的强硬使她获得了不少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联国防部红星报把她称为“铁娘子”,这一名字从莫斯科通过电台传到世界各地。
最能体现她铁腕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在阿根廷入侵英国称为福克兰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后,撒切尔立即派出特遣部队,收复失地。这场战争为撒切尔在1983年大选中带来了压倒性胜利。
1984年,爱尔兰共和军在保守党年会上发动炸弹袭击,撒切尔夫人死里逃生后,第二天在大会上发表讲话,蔑视炸弹攻击者,再次赢得无数好评。
有英国媒体评论她:“撒切尔代表着可以与苏联对抗的自由经济的价值和力量。”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撒切尔的魅力逐渐消退。由于英国国内持续通货膨胀、失业率激增,党内也对她的教条作风感到不满。
1990年11月,由于在保守党领袖的竞选中未能获胜,撒切尔夫人宣布辞职。离开首相府时,她罕见地公开表现自己的情感,挥泪告别唐宁街。
离开首相办公室后,她并没有放弃工作,仍然是上议院议员,还经常出国演讲,1992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女男爵。
伟大的首相,糟糕的母亲?
丈夫丹尼斯2003年去世后,撒切尔夫人失去了最忠实最亲密的伴侣。
和丹尼斯相遇的时候,她刚24岁。丹尼斯是富商之子,继承了家中生意蒸蒸日上的油漆公司,这为她日后的从政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自传《唐宁街岁月》中,撒切尔夫人写道,“如果没有丹尼斯,我根本不可能当11年首相。”
丈夫离开后,撒切尔夫人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一度中风和失忆。更让她悲伤的是,一双儿女对她的冷漠常常让她陷于孤独。
撒切尔夫人女儿卡罗尔的前男友乔纳森曾透露,她的家庭生活并不和谐,与女儿的关系不融洽,双方少有温情。卡罗尔虽对母亲的事业充满敬意,但对她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不满。她曾当面抢白撒切尔夫人:“你是个伟大的首相,同时也是个糟糕的母亲。”
撒切尔夫人曾私下表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对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伤害太大。
在英国极富争议
在撒切尔夫人执政之前,工党领导下的英国经济困顿,很多地区由于不断出现罢工而陷于瘫痪,英国在“福利病”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撒切尔夫人上台之际就宣布,她将领导英国走向繁荣,她开出的药方是---自由市场经济、放松管制。
信奉市场经济的她引进了削弱工会权力的立法,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将国营企业私有化,促使英国走向市场经济,开创英国经济全新局面。
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推行的许多新政,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效仿。在那个时期,英国保持了经济年增长7%的成绩。法国总统密特朗起初在私有化问题上与撒切尔夫人唱对台戏,但后来被迫接受私有化。撒切尔夫人得意地说:“人们不再担心染上英国病,他们排队来领取英国的新药方。”
然而,私有化振兴经济的同时,也造成英国贫富差距急剧加大,失业人口增加,上世纪80年代早期英国失业人口上升到300多万。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极富争议,公众对她的爱和憎、褒与贬早就分裂成两个极端,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经济困境、提高英国国际地位,找回昔日的光荣与梦想;反对者认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将英国变得分裂。
如今,她去世的消息在英国朝野和社会各界同样引起强烈反应。
英国首相卡梅伦形容撒切尔夫人是“和平时期最伟大的英国首相”。他还在推特网站上写道:“她不仅领导了这个国家,她还拯救了这个国家。”唐宁街10号说,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不是国葬,但礼遇将与女王的母亲和戴安娜王妃一样。
英国女王也对撒切尔夫人的去世表示悲痛,唐宁街10号、白金汉宫等英国多个标志性建筑纷纷降半旗志哀。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说,英国历史上极少有像她那样的领袖,不但改变了国内政坛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的生态。
但是,北爱尔兰新芬党领袖亚当斯表示,“玛格丽特.撒切尔任英国首相期间严重伤害了爱尔兰人和英国人。”
在她去世的当天晚上,伦敦南部、布里斯托和格拉斯哥等地都有民众举行欢庆聚会。格拉斯哥有多达300人聚集在乔治广场欢庆,一些反资本主义活动分子戴着聚会尖顶帽,兴高采烈地喷洒香槟,向空中喷射彩带。布里斯托的反撒切尔聚会出现暴力,有些垃圾桶被点火焚烧,一人被捕。
反撒切尔标语也出现在推特网站上,其中有一条怒斥她:“你夺走了我的牛奶!还有我们的希望。”
在中国知名度高
在中国,撒切尔夫人的知名度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她是解决中英最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英国领导人。
中英两国有关香港主权移交问题的真正摊牌是在1982年9月24日。撒切尔夫人当时作为英国首相首次访华,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撒切尔夫人,双方交换了有关香港问题的底牌。
最初,撒切尔夫人坚持表示,19世纪中英双方签署的三个条约是有效的,英国将继续拥有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主权。
但是邓小平直言,中国共产党政府始终不承认19世纪的三个条约,主权问题不容谈判。邓小平强调,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双方谈判最终取得突破,中国承诺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而英国则同意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
“撒切尔主义”仍被怀念
2012年年初,好莱坞著名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传记影片《铁娘子》在英国正式上映。这部描写撒切尔夫人的影片受到追捧,因为人们发现目前英国的情况和30多年前撒切尔夫人力挽狂澜时有很大的可比性,似曾相识的困境足以激起共鸣。
那时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正面临一场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骚乱,年轻人与警方在英格兰多个城市发生对峙,骚乱造成460名警察受伤,500多人被捕。当时英国深陷严重的“英国病”,经济增长停滞,政府面临巨额赤字,失业人口不断攀升。面对这种情况,撒切尔夫人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对国有工业和公用事业进行大规模私有化,铁腕对付工会改革,降低税收,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
这些后来被称作“撒切尔主义”的政策成功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当然,英国也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
但经济危机似乎改变了人们对撒切尔夫人的看法。
至少在英国的经济界,不少人想念撒切尔夫人。比如伦敦金融城就会念她的好,因为当年撒切尔夫人就主张放松金融监管,推动资本流动,这使得整个金融服务业从中受益---当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也有人指责祸根正是当年种下的。
卡梅伦否决修改欧盟条约捍卫金融城的举动,让人看到了几分撒切尔夫人的影子。这位面白无须的首相正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位不穿裙子的“铁娘子”,可遗憾的是,没几个英国人会认为卡梅伦是一位足以扭转局势的“铁男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