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一些遗产保护其实都是在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中进行的,而我们国内的许多遗址公园,当然也有成功的,但多数承载的东西很多,什么都往里装,这需要改变。” ]
在各位专家的轮番“炮轰”下,站在讲台上,一直低着头对着电脑的林峰(化名),只有将腰弯得更低,会后他承认,“恨不得一瞬间能钻进电脑里去。”
4月13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专家意见征求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主设计师之一,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的林峰成为此次公园规划方案的陈述者,他对面则坐着国内考古界以及建筑设计界最知名的专家。
当林峰演示完整个公园规划的理念后,没想到得到的是一片“直言不讳”的“批评”。
“尽管遗址保护的概念在里面,但遗址公园是不是以人们休闲娱乐为主呢?我看不是。首先,你这个公园规划的基本思路就有问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
刘庆柱的意见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新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等专家的支持,甚至有位专家开玩笑说:“如果规划方案是这样的,现在炒作中的"锦绣阿房宫"还不如不拆,可以继续完成一个建筑的使命。”
“锦绣阿房宫”,即已存在13年的阿房宫景区。此前媒体报道称,曾作为陕西省重点招商项目的阿房宫景区,开工建设于1995年,2000年开始对外营业,建筑面积1000亩,因其处于遗址公园限高8米的建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超过30米,且位于遗址正南方,按照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要求保持阿房宫南北通视,故现有阿房宫景区必须拆除,去年5月,阿房宫景区收到一纸拆迁通知,而即将修建的阿房宫考古遗址保护区区域则扩大至2.3平方公里。
阿房宫景区拆迁与否,便牵出了围绕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争议的另一端,运营13年便面临拆除命运,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耗资更多的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一时也广受质疑。
“这样的场面很正常。”第一次面对这样场面的林峰会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原本就是征求意见的会议,专家说实话,当然是好事。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肯定是要不断听取意见不断修改,最终的方案绝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黄伟告诉本报记者。
另据本报记者调查,在历经花费2亿元修建的秦锦绣阿房宫景区面临拆除重建的质疑后,“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真正要面对的是——如何作出一个妥当的选择。换而言之,在随着城市化改造的进程中,一个“考古遗址”究竟要怎样规划,才能使得各方利益者能够找到平衡?
“锦绣阿房宫”只是一个“景观”
如果《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初步设计在19年前,或许它将因“先入为主”而成为一个“范本”。
据史书记载,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考古研究,阿房宫遗址长1270米,宽426米,高7米~9米,占地约88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阿房宫遗址地面的大部分区域实际上是数个行政村的生活区域。”阿房宫遗址保护管委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目前,阿房宫地面遗存主要有前殿遗址、“上天台”遗址、“磁石门”遗址等,其中前殿遗址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夯土建筑台基。
尽管此前有观点认为,历史上阿房宫根本没建成,而夯土台基占地面积巨大,上面不仅有坟地、有植物,还有建筑垃圾,没什么可看性,但这并不影响阿房宫遗址本身存在的价值。
西安方面则宣传称,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对于阿房宫遗址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
这一年,雷应魁担任董事长的陕西省茂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起“秦锦绣阿房宫”主题公园项目,其项目选址正是距实际的阿房宫遗址只有200多米的聚驾庄村。
该项目的模式就是:聚驾庄村出租土地,由秦锦绣阿房宫的投资人独立经营,项目共租用聚驾庄村200亩和西围墙村480亩土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当时200亩的合约签署为20年,土地的租金并不高。
由于“土地有限”,设计者建议景区以“微缩”的方式再现所谓秦始皇时期前殿、南池宫、东西市、长廊、卧桥等景观。
“锦绣阿房宫其实就是一个景观项目,与阿房宫遗址并无多大关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侯卫东说。
但在当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这个村级项目还是引起很大的轰动,公开的报道中称该项目成为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而本报记者了解到,当时,西安市的相关部门的确对该项目提出过要求。
1995年,秦锦绣阿房宫景区正式开工建设。“经营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股份制旅游公司在运作。”雷应魁助理表示。
1998年,雷应魁任陕西秦阿房宫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按照规划,锦绣阿房宫项目总投资2亿元,包括阿房宫游览区和六国宫温泉度假酒店两大板块。
2000年,锦绣阿房宫正式运营。
知情人士表示,2005年之前,运营状态还是不错的,但后来不是很好,甚至出租土地给一些学校使用,2005年,还传出陕西秦阿房宫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运作上市的消息,“后来即便请来刘晓庆等明星助阵,相关领导也出席活动,也难改变"锦绣阿房宫"的境遇。”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对于秦锦绣阿房宫景区的经营不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道路、管道建设等影响到人们去“锦绣阿房宫”的交通路线。
这个原因,相关人士并不认同,“人文景观本身就是景观,而阿房宫遗址的保护是必须的。”
199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第一次使用了“大型古文化遗址”的提法,这也将大遗址的保护的每一项活动上升为“国家行动”。
“任何一个大遗址的保护几乎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才有大的推进。”黄伟表示。阿房宫遗址的保护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推动的。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这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西咸一体化”建设,加快 “城市化”进程的“西咸新区”概念孕育而出。
2010年,西咸新区中西安向咸阳过渡地带过渡到一个城市化的名词——沣东新区。
沣东新区规划范围为161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保护区面积13.3平方公里。按照规划,新区主体功能是建设西部地区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和体育会展中心,以高新技术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体育、会展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
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成立之初,便规划了以阿房宫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11.59平方公里的“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确定了要将阿房宫遗址公园建设成国家级遗址公园的目标。
“城市化建设,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沣东新城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军表示。
在此背景下,2012年5月,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下称《规划》),并经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同意后,报省政府审批。
根据《规划》,阿房宫遗址保护区范围内将禁止建设任何新建筑物、构筑物;禁止进行生产、生活建设行为;禁止有损遗址保护的爆破、钻探、采砂、取土、挖坑、烧砖等各类生产和生活活动。
同时,西安将按规划要求逐步整治遗址保护范围内的环境,分期实施展示工程,建立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
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政府为此要付出巨大的拆迁补偿费用;其次是“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该如何管理。
本报记者了解到,“锦绣阿房宫”只是整体拆迁的一小部分,“补偿”不同于村民的“补偿”,可能采取的一种方案是,欲通过全方位的评估,会给予投资者“补偿”,若加上其区域内的学校进行重新安置等费用,这笔钱并不少。
至于“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则是由西安沣东阿房宫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2012年9月6日注册成立,是由国资背景的西安沣东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主要承担阿房宫遗址区1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保工作、工程建设、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会展与广告等业务。
遗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
但“拆”与“补偿”、“开发保护”的一切前提是《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能够得到国家文物局的认可。
“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对遗址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调研。但遗址究竟该如何与城市的发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全世界共同的一个难题,我们的想法一定是国际化的遗产保护概念。”李军表示。
2012年,在各方的推动下,一场“阿房宫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公开举行,来自国内外的7家规划设计团队参与此次竞赛,并且将由多位考古、文物保护、规划、建筑、园林、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对竞赛作品进行评审。
本报记者了解到,最终主办方一次性买断参赛者的设计版权,意将7套设计方案的亮点和优点集合后,规划设计成为具体建设的指导方案。
但这样一个新的方案在4月13日的第一次征求意见会议中,并未得到相关专家的赞同。
林峰表示:“整个阿房宫遗址目前的状态并不理想,主要就是夯土建筑台基,俗话说就是又土又大,我们也基本围绕这个夯土建筑台基为核心进行的设计,更多的是绿色植被。核心一是考古遗址的保护,二是成为人们学习了解秦文化以及休闲的场所。”
本报记者也注意到,初步设计方案中,考古遗址公园有三围,两围区域内是不允许车辆出入,两围之外的一个小区域,是用于商业地产开发,按照相关规定,建筑的高度是有一定限制,当然,在实际的建设中,或许有变化。
刘庆柱认为,“国外一些遗产保护其实都是在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中进行的,而我们国内的许多遗址公园,当然也有成功的,但多数承载的东西很多,什么都往里装,这需要改变。”
在征求专家意见后的《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究竟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在实际的推进中又会怎样,仍然是一个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