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境感受朝鲜另一面:边民忙碌备春耕
原标题 [在中朝边境感受朝鲜另一面 边民忙碌准备春耕]
在整个东北亚地区,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要晚,而近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众多急匆匆赶往中朝边境地区的各国记者潮,像不时侵袭这里的寒流一样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今日》节目采访时称,他预计未来几周朝鲜仍将进行“更多挑衅”,而朝鲜外务省同天也表示,美韩提出的对话提议是“欺瞒行为”。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似乎仍处在“冰封阶段”。然而,《环球时报》记者近来在中朝边境地区采访后却发现,在外界看来异常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却表现得“外紧内松”,许多长期生活在中朝边界中方一侧的当地人称,从近年来的各种迹象中能隐隐捕捉到朝鲜政府准备发力进行经济建设的信号。
高速公路将从中国直通平壤?
“谁说我们这里停过工?我天天在工地上,工人们年前忙到大年二十九才回去!”丹东新鸭绿江大桥工地的一位经理4月15日这样明确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几天来,不断有传言称,受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影响,新鸭绿江大桥的建设一度停工。
《环球时报》记者眼前的新鸭绿江大桥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在丹东新开发区浪头一侧,七八辆载重卡车排队等着进入主桥区倾倒混凝土,桥上电焊工作业时四射的电火花,供过江作业的工人和小型车辆过往的临时桥梁已经延伸到鸭绿江中心,不远处的江面上有一艘朝鲜人民军的巡逻艇系泊。
搭乘项目部的通勤小艇,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新鸭绿江大桥的建设进展:两座高140余米的桥墩主体耸立在江中。“再建50多米,桥的主体就完工了。”登上新鸭绿江大桥朝鲜一侧的工地,记者看到的是一样繁忙的情景:总计5公里长的引桥已经基本完工,引桥下各种配套建材堆积如山,每小时一个航次的通勤小艇不时地将工人送到桥下的临时板房内。朝鲜边防军不时也会到工地内检查作业情况。“按眼下的进展,今年年底新鸭绿江大桥的主桥就可以通行工程车了。”这位经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新鸭绿江大桥从规划到进入全面建设并不容易。在丹东采访期间,《环球时报》记者沿丹东与朝鲜接壤的306公里国界线采访发现,目前鸭绿江上现有的几座大桥都是冷战时期甚至更早前遗留下来的,尤其是抗美援朝之后于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两座大桥依然保留了下来。旧的一座在抗美援朝时被炸毁,不能继续使用,只用作观光遗址。而连接朝鲜和中国的朝中友谊桥(鸭绿江铁桥)由于年代太久,20吨以上的货车无法通行,且只能单向通行,成为制约朝中两国人员往来及物流的瓶颈。为此,几年前中方向朝鲜提议建新的鸭绿江大桥,并表示将全额负担建设费用。
韩联社曾报道称,对朝鲜而言,由中方承担1.5亿美元左右工程费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圆了曾于2002年双方合作没能成功的“新义州特区”的梦想,成为朝鲜从2006年开始推进的鸭绿江下游“绯缎岛自由贸易地带”项目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然而,朝鲜一直对此表现消极,直到2009年10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时,才同意建设大桥。2010年2月25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和朝鲜外务省副相朴吉渊在丹东市签署了《中朝关于共同建设、管理和维护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的协定》。
对朝鲜方面最初犹豫的原因,有韩国学者称:“朝鲜担心这座大桥会成为中国军队进入朝鲜的通道,而且也担心新桥一建成,就会为中国要求朝鲜改革开放打开缺口。”不过,据当地一名消息人士称,真正的原因是,中朝两国在桥的选址上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朝鲜方面主张新鸭绿江大桥通过威化岛,而中国方面希望将朝鲜要求的路线下移10公里,从丹东浪头新区到新义州南部之间建桥。“现在,朝鲜政府希望中国能帮助其修建一条从新鸭绿江大桥直通平壤的高速公路!”一位消息人士向《环球时报》透露:“虽然没有人在正式场合说起桥跟公路的关系,但朝鲜方面提出这一要求倒也表明其急欲开放的姿态。”不过,本报记者无法从中朝双方官方那里证实建公路的消息。
朝农民盼“包产到户”政策落实
新鸭绿江大桥朝鲜新义州一侧的建设工地管理十分严格:不得用手机拍摄工地四周的朝鲜人民军哨卡,连四周的农田也不允许拍照。如果发现有人违规,轻则没收重则当场摔碎;驻在工地内的朝鲜国土局官员和工程师不会跟中方人员交换除工程建设以外的任何话题;中国工人也不得踏出工地范围半步,而整个工地用网格状的铁丝圈起来,并且用一人多高的蓝色挡板遮蔽。
尽管如此,许多中方人员仍能感受到些许的“变化”。一名中方经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工地内的朝鲜工程师都很认真学习中国的建桥经验,技术细节问得非常细,学得也很刻苦。”由于江堤横跨建桥工地,所以四周的朝鲜农民不时穿行。“哪怕语言不通,一些农民也会手里拿着朝汉字典,跟着中国工人学那么一两句中文,说是将来做生意有用。”这位经理说:“朝鲜边防军就在几米外的哨卡里监视,但并不干涉。”
新鸭绿江大桥新义州一侧工地的四周是朝鲜的水稻田。记者15日看到,朝鲜农民已经在为春耕做准备了:数十个农民挥锄开刨刚解冻的土地,2台拖拉机是田间能看到的极少农业机械。“朝鲜农民告诉我们,他们很期待包产到户政策今年春天能落实下来。”一名经常与对面朝鲜农业部门打交道的丹东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事实上,朝鲜早从去年6月就传出土地承包到户的说法。据韩国和日本媒体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曾发出特别指示,成立“经济领导小组”。其重点在于提高劳动积极性,农场与工厂的基本生产单位人数都将缩编,允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作,并大幅增加可以自由处置的剩余农作物和超额产品的比例。“这些时间点过去后都没有动静,就看今年春天了。”这名了解不少内情的中国人说。
赴朝旅游有望5月中旬恢复
4月17日,中朝之间的图们口岸已经开放,但丹东口岸仍未开放。不过,丹东出租车司机林海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周末两天惯常关闭,“太阳节”庆祝活动结束后,丹东与朝鲜之间的陆路口岸应该会准时恢复开放。
此外,中国团队游客陆路赴朝旅游于10日起被叫停,也曾被一些媒体作为朝鲜局势紧张的例子。不过,不少旅游业人士称,乘飞机从北京至平壤的3日-5日赴朝游并未中断,且针对美国、欧洲等西方游客的赴朝旅游也在正常销售。对于边境赴朝游,丹东一位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信心十足地打包票称:“应该会在5月中旬恢复朝鲜境内的旅游。我们并不担心它会持续太长时间。”
丹东在朝中贸易中所占比重为70%,因此,这里的贸易正常与否成为局势是否会恶化的风向标。三一重工东北地区的一位业务经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刚刚完成了一单20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挖掘机械贸易,与朝鲜国家机构之间的贸易往来没有什么问题。”
丹东市政府对朝鲜经济发展以及中朝贸易的未来也有极大的期待。丹东浪头机场航站楼面积仅2389平方米,设有1条国内通道,设计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5万人次。而在2010年,丹东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就已达10万人次。这次《环球时报》记者乘坐航班在浪头机场降落时就看到,新机场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次除了新建航站楼,还扩建了两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和1.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及油库,可同时停靠6架中型客机,设计年吞吐量达200万人次。目前,丹东机场仅开通国内3条航线,改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丹东机场将陆续增开多条国内航线,同时还将增开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
丹东的房地产也颇能说明投资者对局势的看法。丹东市人口仅240万,但这里的地产开发商集中了内地、香港以及新加坡等有实力的开发商,并且都将地产集中在正对朝鲜新义州的新城区内,该地区的房价也从两三年前平均每平方米1700元涨到现在的 4000多元。
多种变数让人担心“倒春寒”
不过,朝鲜半岛整体的局势仍然让外界不时感到“倒春寒”。《环球时报》记者在黄金坪外逗留的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先后有多批次的中国空军战斗机以单机、双机和三机形式进行中朝边境地区的起降训练。丹东居民称:“这一情况不那么常见。”从新开发区驶往老城滨海路方向的几辆防暴装甲军车也不常见。
当然,最紧张的还是赶到丹东的各国记者,尤其是韩国与日本记者。与《环球时报》记者同机的两名日本记者“猫”在丹东已经多日,其中一名日本记者甚至把名片派到中国工程项目人员的手里,希望“能行个方便”。而租快艇或者游船,然后架起摄像机猛拍,或者把微型录音机夹在衣领内的外国记者不时可见。这种媒体记者采访潮涨潮退似乎成为半岛局势的“温度计”。(邱永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