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周末
“在首长那什么也吃不着,就是小米粥。”
李瑞环特别强调一把手的自我批评,“如果一把手不进行自我批评,人家也不敢批评你,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大问题”。
2013年春天,十四届、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推出了他退休后的第四本书《看法与说法》。
跟以往领导人著书方式不同,本书以摘要形式集录了从1982到2012年30年间,李瑞环从政路上的讲话点滴,也是这位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看法”和“说法”。
据李瑞环身边的工作人员讲,"看法与说法’这个书名是首长在一次散步过程里想出来的”.李瑞环在编者说明中解释:“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说法是看法的表达,在坚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简洁、鲜明、生动和富有个性”.
全书分四册,共100多万字,共有108个观点,1400多条小题,光目录就占掉二三十页。参与此书编辑工作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人,本来不太建议这种形式,“以前出书没有这么长的目录,看半天还没有看到正文”.但李瑞环很坚持:“有一些人不一定非要看我的书,你就看看我这1400多条目录也行啊!”
发行不到一月,《看法与说法》已有20万册销售额,并且收获读者意想不到的好评。4月16日,在《看法与说法》学习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盛赞该书是“领导干部的《资治通鉴》,党政工作的百科全书”。
“憋死秘书也写不出来”
如果仔细研究《看法与说法》里108个观点的顺序,就会发现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从改革开放讲起,然后关于人民群众、党的建设、人民政协、民族宗教,接下来是宣传文艺、思想政治工作、城市建设等等。
“哪一个观点放前,哪一个放后,最后都要由他来敲定。”虽然年近八旬,李瑞环依然一丝不苟,108个观点多由他本人提出,再由编辑小组商讨确定。
2011年下半年,李瑞环决定把他过去的讲话集结成册后,以人大出版社为班底的6人工作小组正式成立。工作组的工作方法是分年收集,每个人负责李瑞环某一年时间内所有的讲话。“你去读这个讲话,读的时候把你认为可以形成一种看法说法的内容摘出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说,“整个浏览的文件有两三千万字。”
李瑞环同时也在读。一段话里可以提炼的观点通常不止一个,哪一个更能代表这句话的意思,李瑞环会仔细琢磨,反复修改。有人建议,是不是需要他讲一些新的观点放进书里,但他听后坚决不同意。
曾经在李瑞环身边工作过的领导人也参与到该书的编写。郑万通在天津时就在李瑞环手下工作,从这本书方案的设计,到每一个重要的段落,郑万通都会参与讨论。因为对李瑞环在天津的思想比较了解,当年许多李瑞环在天津的重大政策,都由郑万通向工作小组解释。
李瑞环喜欢让编辑们讨论,他在一旁听。“如果大家讲得有道理,首长就说好。”贺耀敏觉得李瑞环很民主,“他也会说自己的观点,如果没说服我们,我们会坚持,他会让我们回家再琢磨琢磨。”
有一段时间,李瑞环在南方居住,每天晚上12点都会让秘书给贺耀敏打电话,说第几条又提出修改意见了。贺耀敏记下来,第二天就拿到小组会上讨论。2013年除夕晚上,李瑞环的秘书还给贺打电话,“说首长又有想法了,想改哪儿。”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也参与了该书修订工作,他从《看法与说法》书里看到了“学风”。“瑞环同志是木匠出身,但酷爱学哲学,他学哲学是下了‘真学、学真’的功夫。”叶小文说,李瑞环到现在还能背下来《矛盾论》、《实践论》,“请问我们谁还能从头到尾背一背?”
李瑞环曾经对叶小文说过,群众看我们干部不就是两条,一个是你怎么干事,二是怎么说话。叶小文给李瑞环写过东西,但后来全部被他废掉,改成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的领导说的话很好听,但哪有那么多好话,不都是秘书写的嘛!”叶小文说,“你看李瑞环哪句话是秘书写的?憋死秘书也写不出来。”
“不学习是我们党的最大威胁”
筹备出书期间,人大出版社的编辑们虽然经常出入李瑞环家,但发觉他生活非常简单。平日里,李瑞环以素食为主,常吃玉米、白薯。有一次,贺耀敏碰到李瑞环的老秘书,就把他请到外面吃饭。出来他就跟贺耀敏讲,“在首长那什么也吃不着,就是小米粥。”
李瑞环是出了名的爱读书,近年来因为视力下降,只好由秘书帮他念。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图书,他尤其喜欢经济、历史类书籍。为了阅读方便,人大出版社特意制作了大字本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给他看。
博览群书有助于李瑞环琢磨事儿。过去工作时,下属向他汇报具体事情时,常常讲一上午都说不完。“但那些都是具体的东西,背后的理是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是什么,始终没有人讲,或者讲得不多。”李瑞环的一位老部下说。在李瑞环看来,干部的“事务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大家讲事的时候头头是道,但是讲理论时无话可说”。
在翻看李瑞环的新书时,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发现,李瑞环的一些观点纠正了很多党员的错误认识。按照毛泽东的说法,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但是很多人把第三条改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共产党跟别的政党不一样就是自我批评,打了败仗先强调自我问题。”李瑞环提到,西方有很多反对党就是专门批评别人,国民党当年批评别人比共产党要多得多,蒋介石打了败仗都是批评别人无能。谢春涛发现,李瑞环特别强调一把手的自我批评,“如果一把手不进行自我批评,人家也不敢批评你,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大问题”。
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李瑞环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的说话风格也与邓小平一脉相承,喜欢“说实话”。一次他在外地视察,有人说现在讲话不好讲啊,他就说了一句:“有什么不好讲?有什么说什么嘛。”
有一次,李瑞环对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提起对党内风气的担忧。当时韩震还在北师大工作,他和云南普洱市市长一起去李瑞环家,聘任他担任普洱茶研究院荣誉院长,“首长说其他职务可以不当,因为天天喝普洱茶,这个院长他接受了。”
从早上九点半一直谈到中午,因为谈兴颇浓,李瑞环又把他们留下一起吃饭,请客人们喝酒。
“首长一再强调,这本书不是针对某一种思潮,而是针对我们党现在存在的危险提出来的。”贺耀敏说。李瑞环也反复讲,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唤起全党学习理论的热情,在他看来,“不学习是我们党的最大威胁”。
“斧子不听话,我要你干什么”
自从2003年退休后,除了读书,李瑞环对京剧尤为钟爱。他不仅经常去听戏,还跟很多京剧演员往来热络。一些过去的京剧名角,后来生活困难,李瑞环都会定期把稿费捐给他们。他还热衷于修改京剧剧本,把冗长的剧本改成40分钟就能演完,并且将一些拗口的词汇改得易懂,以便更为老百姓接受。
李瑞环对打网球有超乎寻常的热情,每周都要打两次球。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首长可能最想当的就是中国网球协会会长。”
李瑞环是书法行家,他每天必练一到两小时毛笔字。他还对当代书法大家如数家珍,一次跟出版社的人闲聊,启功、沈尹默,吴玉茹三个人书法的不同都能被他娓娓道来。
李瑞环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你光讲事儿不行,你得讲出事儿之后的理儿”。在讨论《看法与说法》期间,有时工作人员累了,就讲到社会存在很多问题。提到两极分化问题,李瑞环就会说,“两极分化背后的理儿是什么?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极分化现象的存在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你不是所谓的高级阶段;但是正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你就要想办法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2012年秋天,中共召开十八大之前,《看法与说法》一书的初稿完成,工作组分别送给30个机构审定,包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发改委、外交部、国防部,以及国家民委、统战部、中宣部等机构。
蛇年春节之前,所有部委均作出书面回复意见。意见包含几类:一种是一些讲话涉及的文件尚未解密,建议不要刊出;另一种是讲话稿与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内容有偏差时,以后者为准;再一种是讲话与中共正式发布的文件有出入时,以正式文件为准。中共中央办公厅还提了条关于书中照片的建议:如果选择与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合影照片,最好把全部七位常委都收录其中。
对于上述建议,工作组予以充分重视,很快便将李瑞环在各个时期与现任常委的合影找到,“有一位常委还主动提供了一张”。
在设计《看法与说法》封面的时候,李瑞环与出版社的编辑发生了分歧。最初,人大出版社设计书的封面有他的头像,“让读者一拿到书就知道是谁写的”。但他坚决不同意,为了封面的形式,图书工作组先后十次到李瑞环家讨论。
最终,李瑞环还是说服了他们。封面上端是蓝天白云和山峦,代表现实社会生活;下端是各行业老百姓,代表人民群众;中间则是书名及作者李瑞环,意味着“他的任何看法和说法都来自人民群众”。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在新闻出版总署当副署长时,与分管宣传工作的李瑞环打过不少交道。李瑞环有几件事情令他印象深刻:在天津工作时,“引滦进津”解决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在中央主管宣传工作时,比较实事求是和宽松;当全国政协主席时,他干了很多实事。
在李瑞环出书以前,社会上已经流行他一些有深度的谈话。梁衡记得,有一次他听李瑞环说:“我是个木匠,木匠是玩斧子的,斧子不听话,我要你干什么。”
作为出版工作组的负责人,贺耀敏在阅读《看法与说法》过程中就发现,书中的观点大多简单明了,比方说“改革是人心所向,后退不得人心”,现在听起来依然有跨时空的意义。贺耀敏认为,在李瑞环担任国家领导人的上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国际环境中最艰难的时期,“他们这一代人是想告诉别人我是谁,中国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道路”。
(南方周末实习生黄一磬亦有贡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