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整个政府系统没有令我们失望,应变的速度和应急水平,与汶川地震时相比,都有不小的进步。一个懂得相互关怀、行事不失理性的社会,不惟令人感觉温暖,更能看到希望;一个懂得从既往灾难里学得经验和成长、可以处变不惊井井有条的民族,才能成就伟大复兴。
灾难的苦,不会白白经受。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正是周六,休息日,整个中国原该是最放松的时刻。但这一消息瞬间传遍广袤的国土,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短信、微博微信……再一次令人体会到了数字时代在信息传递上的迅捷与不受阻滞。
这一次,迅捷而未受阻滞的,远不止是有关地震的信息传递。
意外考验
整个政府系统没有令我们失望,第一时间的救灾安排,总体看来忙而不乱、组织有序距离5·12汶川地震发生整整5周年的日子,只差22天。芦山地震的震中,距离汶川不过百公里。虽然,用专家的话说,这次并非汶川地震的余震,而是一次“独立事件”,但我们如何能不想起它5年前那大地自西徂东剧烈摇晃的一刻,那一片片废墟瓦砾下微弱的生命呼喊,那被阻断的道路与在巨大打击之后的混乱与茫然。
芦山,不只是一次独立的灾难,或许,也是上天在5年后对中国
抗震救灾能力的一次回访与检验。
这一次,灾难之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分明看见了巨大的进步:地震过去不到一小时,就有直升机飞往雅安;不到两小时,北京已派出侦察机,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等获取灾情信息;根据这些较为准确可靠的第一手信息,四川省和中央政府很快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将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科学救援”的指示;到了中午,国内外的普通民众都可以从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这些遥感影像资料,了解到雅安所属一些县乡的受灾情况;当天下午,已有6000名武警部队等专业队伍及重型设备进入灾区救援,国家救援队等后备力量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天刚傍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由专机转直升机,抵达受灾最重的芦山县,看望受伤群众;从发改委到地震、民政、卫生、教育等多个部门各负其责,开始调集帐篷、食品、血浆等最急迫的救灾物资,排查学生、检查房屋……
芦山地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刚刚就位不久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应变能力、宏观掌控能力的一次意外考验。到目前为止,整个政府系统没有令我们失望,应变速度和应急水平,与汶川地震时相比,都有不小的进步。第一时间的救灾安排,总体看来忙而不乱、组织有序,令人欣慰。
全民动员
地震也是对世道人心的一次检验,让我们从中窥见一个民族的力量、深情与理性。
不只是政府。地震也像是一次全社会的总动员,也是对世道人心的一次检验,让我们从中窥见一个民族的力量、深情与理性。有多家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这个下午开始都有“特派记者”抵达灾区现场;周末本是各大电视台争抢眼球的黄金档期,但目睹了芦山地震景象后,连许多相隔甚远的地方电视台都自觉停放娱乐节目;网络上,充满着“雅安加油”的祝愿,不少网民全天候关注救灾消息,为灾民们如何度过这个阴寒春夜揪着心,同时也在互相提醒:非专业志愿者暂时不要去现场添乱添堵,不要在微博上直接给某个账户捐款以防有人想发“灾难财”;帮灾区百姓联络家人、提示救灾信息的微博,被大量转发着……
一个懂得相互关怀、行事不失理性的社会,不惟令人感觉温暖,更能看到希望;一个懂得从既往灾难里学得经验和成长、可以处变不惊井井有条的民族,才能成就伟大复兴。
爱与温暖
懂得团结、互助之道,一个社会就有了对抗灾难、绝望与慌乱的最强大能量
这个春天,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显得有些多灾多难。禽流感疫情还没落下帷幕,又遇上芦山地震;美国接连发生爆炸案;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检点这些新闻,恐怕每个人心里都会充满痛楚与不安:为无辜而意外的生命,为我们将要走向的未来。
灾难纷扰,却也可能是一种提醒:也许,人类的未来仍然注定要与灾难相伴,尤其是那些难以躲避或人力难以消除的天灾,学会如何面对它、学会“与狼共舞”,而不是一派恐慌,大有必要。
公助在中国,一向可以是极其强大的。这是大国百姓之福,也是“中国式救灾”的成功之道:以举国之力,不惜代价去拯救或保护一座小城、一些人时,往往可以做得很好。在危难当头、拯救生命的关口,十分必要。国家领导人在救灾时特地强调,宁可救灾资源有剩余,也不要不够,因为搜救生命的黄金72小时转瞬即逝。
不过未来,如果我们真要通过改革逐渐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也意味着政府不再会无所不能,让每个公民能自立、自主、自助,让整个社会形成守望相助的氛围与网络,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懂得自助,就能在第一时间将灾难对生命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懂得团结、互助之道,一个社会就有了对抗灾难、绝望与慌乱的最强大能量:友爱与温暖。
培育灾难中的公民自助与社会互助能力,与政府大有干系。它靠的是日常状态下对“德先生”“赛先生”的大力推崇与传播、培育。有更多的科学知识、理性精神,有更强的自主自立和尊重他人生命权利的意识,这样的公民与社会,逢灾遇事时就不会惊慌失措。
在这个春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公助的速度,也看到了自助与互助的力量在生长。
本报特约评论员姜泓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