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水汽,升起的是无尽的希望。 |
救灾帐篷前,一位老人在晒着太阳 |
孩子们坐在门前,连大黄狗也来凑趣。 |
有你们的守护,我们不怕。 |
一缕炊烟,一脸笑容,一份坚持……
雅安人用行动证明,他们未被悲伤摧垮
本报特派记者 张渝 文 陈晓东 摄影
阅读提示 | 4月21日,清晨,5时40分,雅安多营,天色渐渐从墨蓝转向澄明。
前夜,雅安未安,中国未眠。但现在,天仍像往常一样亮了起来:淘米、生火、取锅……在芦山县龙门乡一处损毁的房屋原址上,一对刚吃完方便面的小兄妹,看到记者到来,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记者的心为之一暖。从多营到芦山县城,再到龙门乡、太平镇,灾难、恐惧之中的雅安人,向世人证明,他们未被悲伤摧毁,他们在努力、继续生活着。
场景
A
天光微亮,炊烟依旧
一夜余震不断,从双流机场到雅安,民宅里没有灯光,许多居民选择院子里的空地或者汽车,当过夜的归宿。
5时40分,大河报其中一路记者到达多营,从荥经通往震中芦山县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堵车长达数公里,拉载伤员的救护车也无法通过。为避免与救援车辆抢道,记者放弃了驾车进入震中芦山县的计划,在路边等候体积小、不占道的摩托车。雅鱼饭店就这样进入视野。老板和老板娘俩人,坐张小椅子,轻声聊天。“你去睡吧。”老板推妻子。“睡不安生。”老板娘叹气,“娃娃们还在太平哩,到现在联系不上……”“别多想,刚盖的房子,没事。”
俩人絮絮的,试图让对方宽心。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天光微亮了,老板娘起身,不知从哪拿出一袋米,熟练地点着架在木柴上的大铁锅,“再担心,也得吃饭,说不定,一会儿电话就通了”!
老板过来帮忙:“一会儿我再去问问王乡长,看他有没有办法进去,或者拦个摩托。”
“嗯,我跟你一起去。”老板娘说着,手上的动作一点都不慢,下米、翻搅……她招呼记者:“幺妹,喝碗热汤,吃饱了才有力气!”
B
房倒屋塌,一碗面的快乐
上午7时30分,越接近龙门乡,房屋损毁越严重。但记者发现,许多居民都在倒塌的房屋外面,架锅生火,白发老人、童稚小孩,脸上没有惊慌和恐惧,他们有的端碗喝粥,有的妈妈在帮女儿梳头,细细编一条麻花辫。
在龙门乡古城村,一座破旧的砖瓦房倒了半边墙,塑料布搭起的大棚里四处堆着被褥和鞋,两个小姑娘一前一后追逐着,高个女孩端着一碗方便面,吃得香甜,妹妹管她要,她躲着把碗举得高高的,姐妹俩还不懂灾难带来了什么。
“家里房子倒了,什么都没拿出来,部队里的人送来了牛奶和面,娃娃不挨饿了。”孩子的爸爸刘先生告诉记者,俩女孩还有个18岁的哥哥,为部队做向导、当志愿者了。
C
这情分,我记着呢
上午10时,龙门乡集中安置点,数十座蓝色帆布帐篷已经搭起,10人一间的帐篷内,不少人在归拢物品,与亲友交谈,场面并不混乱。
4位银发老太,衣服整洁,她们坐在轮椅上,眯着眼睛,像在晒太阳。一位自称姓高的老奶奶说,她们都是龙门乡敬老院的,年龄最大的已经94岁了,“喏,最旁边的苏婆婆。”高奶奶指着一旁,“士兵娃娃把我们背了出来,早上像往常一样喝的稀粥……”
在安置区内负责扎帐篷的救援人员中,许多人挂着“汶川民兵”的袖章,张欣是其中一员。“汶川地震时,我儿子就是雅安的救援队找到的,虽说小孩当时就不在了,但这情分我记着呢。”张欣说,他们有100多人,报名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
D
守庙老人的告别
上午11时,龙门乡青龙寺,这是一处较有名的景点,没有游客滞留。佛寺大门刚修缮过,推开后,几名救援人员正在讨论下一站到哪儿。佛龛已经倒塌,佛像未损坏,佛堂中还有氤氲的香气。
72岁的老人章先公坐在佛堂前的台阶上,七八岁的小孙女拿着扫帚打扫散落一地的瓦片。“房子不能再住了,好在家人都平安,现在我们就住寺院。”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有过通信,后来基站没电了,通信就断了,“好在已经跟儿子联系上了,他们在成都,开车过来接我们出去”。
“想想不舍得,这座庙,几乎跟我儿子年龄一样大,这么多年,我守着这座庙,这一走,就回不来喽。”老人叹气道。
E
超市店主的坚持
12时20分,记者乘摩托车进入太平镇。这里的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就在记者采访一位妇女时,余震来了,瓦片坠落,街上百姓四散逃开,惊恐地喊叫着。
惊慌很快过去,在一家技校的院内,穿着围裙的妇女在炒菜、剁肉,一点都不含糊。镇里居民、支援的特警、记者,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吃饭,米饭随意吃,还提供一盒腊肉炒辣椒。放嘴里一嚼,真辣!
镇里有许多小超市,张群是其中一家的店主:“矿泉水一块,饼干三块五,我不涨价,抗震救灾,我们也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