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宝兴县一度和外界失去联系,道路受阻,通信中断。21日,从芦山前往宝兴县城的一段路率先打通,绵阳医疗救援队在转运一位重伤病人途中,遇到一段受损路段,路面宽度已不足以放下两个人的脚,当地老乡把木棍扛在肩上,搭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搞快点走 头上飞石在滚落
绵阳医疗救援队到达灵关镇上坝村后,抬起伤员戴宣明往山外走,两名年轻医生在最前头抬着担架,武警战士和当地老乡在旁边搭手。
一路上,山上仍有飞石滚落,救援队员加快了脚步,必须尽快走过飞石区。越走越快,走在最前面的两位年轻医生开始有些吃不消了。年过50的老队员接过了年轻医生手里的担架,继续在飞石路段快速前行。
越往老场乡走,出山的路越难走,前方出现一段10多米的损毁道路,路基完全垮塌,幸存的路面,宽度仅20多厘米,而道路的两边,就是深达数十米的山涧。
踩我肩上 人梯搭生命通道
“路很窄,一不小心踩滑,人就会掉下去。”附近抢修道路的老乡前来帮忙,抬担架的队伍一点点地向前挪动,大家大气都不敢出。突然,走在最前面的老队员脚下的土松了一块,他的右脚顺着滑了下去,紧邻他的一位老乡敏捷地伸出一只脚,踩住了老队员右脚下滑的地方,老队员再次站稳了。
在最后的几米,路面宽度已经不足以放下两个人的脚。相近的两个人只能交错前行。老乡将施工用的木棒扛在肩上,上边的人踩在木棒上,安全地走过了最后的几米危险道路。
截至记者发稿时,伤员已被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治疗。
马骅希 华西都市报记者 胡晓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刘佩佩 胡旭阳特约摄影刘晓春
兄弟,我们抬你回家
芦山地震第二天。通往宝兴的唯一陆上通道省道210线上,一批批徒步的救援队伍中,有一支大概10人的队伍,他们头戴安全帽,没携带任何抢险工具,轮流抬着一具担架。“我们也在朝宝兴‘急行军’,因为我们要把这位兄弟‘送回家’……”
匆忙赶路的十个人,抬着的是周慧军,宝兴县穆坪镇新光村人。
地震袭来时,周慧军刚下夜班,骑着摩托车,经省道210线朝家走。当走到大渔溪沟口附近时,两块飞石从山上滚落下来,周慧军被死死地压倒在公路边的防护栏上……
震后,新光村清点人数时,还有几名伤者和失踪者。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失踪者就只剩周慧军了。沿着省道210线一路找下去,村民们发现了他的尸体。
邻居杨昌均告诉记者,周慧军为人很地道,邻居大事小事,他都会赶来帮忙。夫妇俩有一儿一女,大女儿15岁,儿子13岁,都在读书。“这个家失去了主心骨,他家今后的日子啊……”
“落叶归根!一定要把周兄弟带回家。”由于这段路多处塌方,摩托车都无法通行。于是,邻居们便砍来四根竹竿,做成抬杠,准备抬他回家。
昨天一早,10位村民来抬周慧军回家。从大渔溪沟口出发,十兄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轮流抬,谁累了,另一个不用招呼,赶紧换肩。换肩过程中,他们的步子却依旧保持着“急步”的状态。
一路上,尽管公路上乱石嶙峋,他们“急步”依旧,甚至超过了赶往宝兴的救援队伍。同路的人发现他们,都会主动闪开 一条通道,让其先行。
“急步”走了3公里,上午11点过,抬尸队伍离开了省道210线,又过了一座桥,周家就在对门山坡上。
伴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周慧军在震后27小时后,回家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 李鑫 徐湘东 田雪皎程渝摄影陈羽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