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云网
“价格和过去一样”
“来2串火腿肠、10串土豆片、5串藕片、还有3串臭豆腐……”21日10时许,芦山县居民邓小蓉气喘吁吁地跑到“十字街烧烤摊”前面,一口气报出一串菜名。“饿坏了,真没想到现在就有烧烤卖了。”
地震第二日,尽管芦山县城大部分商店还大门紧闭,但是已经有一些店铺在频繁的强余震中开门迎客。上午11时,“十字街烧烤”烧烤摊的老板娘杨本琼一家三口也越来越忙碌了。救援人员、志愿者、受灾群众陆陆续续来到她的小摊前采购。
“一共好多钱?”邓小蓉接过散发着浓香的烧烤问。
“价格和过去一样,总共25元。”杨本琼头也没抬回答说。
昨日8时,记者乘坐摩托车赶到了此次地震重灾区——芦山县龙门乡,此时距离地震已过24小时,最先进入到龙门乡各村小组的救援官兵基本上结束了救援,仍有小部分留在各村小组为村民搭建帐篷并发放物资。
龙门乡政府所在地——青龙场村与古城村是龙门乡人员和房屋最密集区域,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木质结构房子几乎全部倒塌,水泥结构房屋没有倒塌的也出现了很大裂痕,无法居住。
截至18时,龙门乡共有25人遇难,重伤53人,轻伤235人。
隆兴村“缺粮、缺水、缺帐篷”
昨日13时43分,龙门乡隆兴村小坎卡村组的20余村民,在一块长宽两米左右的纸板上,用笔墨浓浓地写上了“缺粮、缺水、缺帐篷”几个大字。
随后,他们三五人站到路中央,竖起纸板,堵住了从芦山县进入龙门乡、宝盛乡的道路。几分钟后,参与堵路的村民增加到20余人。过往的数辆车被堵住。
13时47分,隆兴村书记施学斌来到现场协调。
但是,没有村民愿意听他的解释。
“我们已经两天没水、没吃的、没帐篷。”几位村民告诉记者,小坎卡村组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村庄之一,地震中有7人死亡,受伤的村民更多,房屋全部损毁和成为高危房屋。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小坎卡村道路两旁的房屋基本损毁,村民多是在路边搭建临时棚子居住。少的一个棚子10余人居住,多的达二三十人。“周边几个村组都已获得方便面、饮水的供给,但就是小坎卡村组没有得到。”
但施学斌解释,“60箱方便面、60箱饮用水正在装箱。10分钟后就到。”他随后也告诉记者,尽管方便面、饮用水分到,各家情况不同,分发也要由村组长来一步步分发。
很多村民还是表示,分发程序繁琐,也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分到。“地震后,就没见到村组长,他们村领导也没有来进行过灾情登记。”
村民们现在的最大担忧是,晚饭没有着落,“如果下雨,没有帐篷怎么办?”
昨日13时55分,记者离开现场时,施学斌还在和村民进行协调。记者也注意到,在龙门乡大部分村子都没有分发帐篷,当地村民基本上没有收到救助帐篷,很多村民靠临时搭建油布棚子居住。
就小坎卡村的情况,昨晚21时55分,记者再次联系当地村民时,因为通讯、电力问题并未能联系上。据了解,小坎卡村受灾人数达2000多人。
食物只够全乡人食用一天
由于缺乏物资,部分村民开始集中在乡政府所在地讨要说法。该乡政府办公室主任韩先刚介绍,目前龙门乡只有帐篷300顶,纯净水较为充足,但食物只够一天。昨日下午,有不少村民因为没有领到食物来到乡政府面前讨说法,很多村民表示,政府一天只分给一盒方便面,粥也没有。
龙门乡乡长任德洪对此表示,目前运送到龙门乡的纯净水还够用,但是食物只够全乡人食用一天,地震发生后,乡政府每天给村民提供3瓶纯净水和一盒方便面,希望村民能够理解。
龙门乡发生地震后,村里面的自来水厂已经不再供水,村民只能用井水或者河渠水。绵阳市疾控中心周主任介绍,现在绵阳卫生部门会对这些用水进行检测,看能否饮用,并且要对饮用水进行消毒。“龙门乡还是四川省血吸虫多发区域,震后几天,天气会慢慢变热,此前救人为重点将会转为防治疫情为重点”。
龙门乡安置点可供1500人居住
昨日早上,前来进行救援的官兵又在操场上支起了7顶帐篷。龙门乡中小学校也成为了龙门乡最大的安置点,按照1顶帐篷12人入住计算,可供1500人居住。
“帐篷最大的问题是人住得太多,而且距离太近。”绵阳市疾控中心周主任介绍,帐篷间的间距应在1米至1.5米之间,以保持通风,而除了帐篷间距过小之外,安置点未设置排水渠,也将成为卫生防疫的隐患。
下午,前来救援的民兵已经将帐篷间距拉开,还准备用空心砖将帐篷内垫高,以保证下雨时,雨水不会淹没帐篷内的棉被和物品。
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龙门乡99%的房屋倒塌。昨日中午,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来到了龙门乡中小学校安置点,他说,目前的重点工作仍是救人,下一步将会进行排险。成都军区派出直升机在龙门乡上空巡查发现,虽然整个龙门乡的大部分房屋都是立着的,但横向看时,90%的房子都已经裂开,这就是矗立的废墟。
重灾区芦阳镇
临时安置点的物资不单独发放给个人村民不知去哪里领食物
陈利琼转过身去,抹一抹发红的眼睛。她刚在芦山县救灾物资临时储备点前没有领到物资。地震后,她和81岁的母亲匆忙逃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带。整夜没有被子,帐篷又四面漏风,老母亲未必受得了。21日清早,她来到储备点想要一顶简易帐篷、一点食物和饮用水。谁料工作人员告诉她,临时安置点的物资不会单独发放给个人。
“能不能给婴儿发点牛奶”
陈利琼住在芦山县芦阳镇先锋社区先锋村72号,房屋已多处坍塌,大大小小余震又不断,陈利琼实在不敢回家把东西拿出来。
自己吹风受冻倒无所谓,她心疼的是母亲:“丈夫在外打工,19岁的大儿子去当抗震救灾志愿者了,二儿子还要自己照顾。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了,不能说话,地震之后连个安稳住的地方都没有。”
没有领到物资的还有曾开凤。她的母亲季纪氏今年10月就要满百岁。她拍拍背上的背包说:“地震以后,除了一点衣服,其他啥都没拿出来,也不敢进去拿。”昨天她们一家吃的是邻居给的食物。
地震后,没有人告诉她到哪里找安置点,到哪里领取食物。听说有个救灾物资临时储备点,她就找了过来,不料没有领到物资。
她们一家和邻居一共十几人挤在一个帐篷里。帐篷三面和顶部覆盖着竹席,剩下朝路的一面却空空如也——没办法,竹席不够了。昨晚天有点凉,陈利琼和侄儿子把多余的衣物全给老母亲季纪氏穿上了。
季纪氏说,一起住在帐篷里的还有个坐月子的妈妈。“十几天的婴儿,能不能给他发点牛奶?”
“昨日上午才领到帐篷”
芦阳县政府前的广场上,搭起了30余顶帐篷。住在里面的先锋社区范家寺村民徐廷春说,自己昨日10时30分才领到帐篷。“20日晚上是在街头露宿。见着有人帮忙搭帐篷,但是人不多。关键是没人发食物。”
他说,从20日开始,自己都没有领到食物:“去救灾物资临时储备点领,人家告诉我说在芦阳镇第二小学会发。到第二小学,也没有发现发食物的。”直到昨日13时,他们才吃过早餐——也是邻居给的。
另一位附近的居民说:“发物资的地方太远了,这里人口多,应该有个发放点。”
物资发放点没有明显的指示牌
为何县城区域内居民都无法领到食物?救灾物资临时储备点负责人——芦山县政协副主席黄志珺说,此处的物资不会发放给个人,“送到乡镇的,由乡镇来安排发放。县城内的,会在10个大的安置点进行发放。”据称,县城区域内各村(社区)的物资,是由村支书负责领取发放的。
黄志珺表示,救灾物资已经陆续在发放了,但是发放需要有一个过程。对于记者采访的3处居民在地震发生后24小时还没领到食物,她却没有回答。至于安置点的具体位置,她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在救灾物资临时储备点,记者也听见工作人员抱怨:“很多地方领回去的物资都已经大量囤积了,但是他们(村民)没有去领。”
昨日12时左右,记者几经周折,在芦山县人民医院旁找到一个物资发放点。该处发放点没有明显的指示牌或其他标志。在这里确实可以领到食物和饮用水,但是该处的物资明显不够发放。截至记者发稿时,芦山县城依然未恢复供水。
灾民现状:
搜狐独家系列报道:与你在一起
救援进行时:
救援者负伤:
交通拥堵:
特写:
辟谣: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