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位于芦山县城和龙门乡的中段,在地震中房屋损毁严重。震后的72小时,王家村村民经历了惊魂与悲痛后,开始积极地自救与互助,目前生活已经暂时安定下来。这样的村庄在重灾区芦山县非常具有代表性,而村民坚强乐观的精神正折射出震后雅安的希望。
整个村庄98%房屋受损
王家村村长杨全华介绍,王家村共有1179户,共3723人,目前整个村庄98%的房子都是危房。南方日报记者在王家村各小组看到,到处都是破碎的房屋,有的基本全部垮塌,即便是新建的房子也都爆开了深深的裂缝。
“这里的地震来得太凶了!”王家村甘溪头组的周国斌说,村里196户人家,房子基本全部损毁。今年86岁的黄婆婆说,这是她18岁嫁到本村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地震。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住宿问题”,周国斌说,村民们的家当都被压在房子里面,由于房子受损很严重,大家守着这片废墟,不敢靠近,但也不愿意走得太远。而目前王家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没能领到帐篷。
王家村王家坝组的王文敏一家有5个人仍然住在震后受损的房屋内。在地震中,他们家的二楼基本上都倒塌了,一楼也出现了多处裂缝。惊魂过后,他们回到家中,简单清扫了屋顶上落下来的碎砖泥块,继续住在了这栋危房中。
王文敏告诉记者,她家里没有可以用来搭建帐篷的材料,而且附近也没有空地用来搭帐篷,所以只能继续住在房子里。
“互帮互助让我们更亲近”
没有帐篷,村民们基本上都只能靠自己搭建起暂时栖身的棚子。王家村二组的王明云在前天下午跟其他3家人合力搭建起了帐篷,用的是邻居提供的打算用来建房子的木头。帐篷搭建在别人种了生姜和玉米的地上。他说:“大家都是受灾人,互帮互助让我们感觉更亲近了。”
中午时分,开火做饭的村民们都会招呼过路的人一起吃饭。而有的志愿者也与村民们挤在帐篷里度过了震后的第二个夜晚。
簸箕八组的张明府一家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搭建他们的“豪华”临时帐篷,位置坐落在他家正准备盖新房的地基上,这里将安置他家10口人。还有另外两家邻居也在此处精心搭建临时帐篷。
王家村月台组的村民张路华家的房子是在汶川地震后重建的,仅隔5年,房子再一次成为了危房,门口的水泥地上裂开了粗长的裂缝。她说:“想想都要哭了,但再哭,还是要凭自己的双手去生活。”这几天,她将自己家种的青菜、储存的腊肉送给了过来支援的民兵和附近的乡邻们,而自己每天只能喝几口白粥。
温室大棚公司志愿搭帐篷
虽然王家村目前基本上都靠村民自主就地安置,但随着救援物资的抵达和集中安置点的设立,王家村的部分村民们将得到稳妥的安置。
在王家村村委会附近,来自成都市宏汇森科技公司的10多名员工正在搭建几顶“超级帐篷”。负责物资调配的江军是东莞人,他告诉记者,他们看到震中龙门乡帐篷紧缺,就与红十字会协调,运送了温室大棚框架和彩条布来到震中,帮助王家村村民建立起临时避难所。
江军与同事搭建的帐篷每个都有8米宽、30米长。“我们是专业做温室大棚的,所以做帐篷正好对口,搭建起来后1个大棚住100多人没问题。”这些“超级帐篷”既可住人,又可储藏物资,至少能安置500多人。
在王家村的另一个集中安置点月台组沙场,昨日下午40顶全新绿色军用帐篷已逐步搭建好。负责此项任务的成都军区人民武装部指导员说,这批帐篷预计可容纳400人。
昨日下午2时左右,四川省民政厅物资储备中心运送的救灾物资也终于到达王家村。他们为村民带来了3800床棉被和大量折叠床,基本可以满足整个王家村的棉被需求。
雅安有情
曾是汶川地震灾民的“馒头哥”在芦山免费发馒头
“送来热馒头,做些暖心事”
昨日早上天刚蒙蒙亮,芦山县人民医院旁的“真会蒸”馒头店就人头攒动,灾区老乡们正免费领取自己的早餐1个馒头+1碗稀饭+1勺咸菜。刚刚出锅的粥和馒头,白气袅袅,让在帐篷里住了一夜的乡亲们心里着实一热。
700斤面粉、300斤大米、100斤白糖……21日下午5点多,老板徐记蓬借助3辆车,把他在成都经营的“真会蒸”馒头店一下子整体搬迁到了芦山县城。随着这位馒头店老板来到芦山的,还有另外11个“战友”他们都是志愿者。
徐记蓬在芦山县城兜了一大圈,却找不到一间店面可以租给他。最后,在芦山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在医院旁找到了店面。
还没来得及休息,徐记蓬就和“战友”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为第二天馒头店顺利“开张”做准备。
“汶川地震时,我们也是灾民,知道现在大家一定吃不上热饭、热包子,所以我来了,希望做些暖心的事。”2008年汶川地震时,在四川广元的徐记蓬经历了如今芦山乡亲们所承受的一切。
昨天早上6点到9点的短短3小时间,馒头店已经向老乡们派发了1万多个热腾腾的馒头。“我们从凌晨3点开始做馒头、蒸馒头,到现在眼睛都没闭一下。”
一刻未消停过的徐记蓬,面对灾区物资紧缺的状况,心里仍有些着急。“这里物资紧缺,从成都拉来的面粉、大米、白糖,估计不用几天就用完了,到时候怎么办?”“我们正从雅安市区运来500斤面粉,还有2瓶煤气。”
震后新生
震后宝兴首次运用全身麻醉成功剖腹产子
一波三折:拿锤抡锹开山劈路产子记
昨日中午12时许,宝兴县人民医院一楼临时安置的手术室外,患有小儿麻痹症的22岁孕妇王琴坐在轮椅上打点滴,等待手术室设备调试完毕后进行剖腹生产。
王琴本来离预产期还有1个多月,但20日的地震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地震时她刚起床,准备穿鞋时突然发生了地震,然后她就拼命往外跑。”王琴的丈夫卫朝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虽然妻子在地震中没有受伤,但肚子却开始疼痛起来。“地震把孩子给吵醒了。”
胎动
通往医院道路中断
虽然妻子一直喊着肚子疼,但地震发生后,卫朝均所在的宝兴县五龙乡团结村交通和通讯都中断,无法与外界联系,卫朝均只能让妻子躺在户外帐篷里休息。“她很害怕孩子有事,连饭都不敢吃。”卫朝均回忆地震时的情况,至今仍心有余悸。
21日,团结村通讯依然中断。42岁的卫朝均为了保住这第一个孩子,决定自己去修通堵塞的乡道。“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很多石头都滚到路上,如果我不先把村子通往主干道的2公里乡道修通,就算乡里通往县城的路通了,我也出不去。”
当日中午12时,卫朝均率领妹弟等3位亲人,拿着铁锤、铁锹等工具开始清理乡道上的石头。“有些石头很大块,我们推不动,就用锤子砸碎,再推到路边。”卫朝均摸着双手厚厚的茧子说,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他们于下午2时许成功处理掉乡道上的石块。
昨日早上9时,当得知五龙乡通往县城的路已能通车时,卫朝均赶紧用100元租下村民的面包车,将妻子送往宝兴县人民医院。“虽然道路能通车,但我们行驶到一半路程时还是被一块大石头塞住了,直到1个小时后武警官兵将石头清除才得以继续前进。”
早上10时30分,卫朝均和妻子抵达宝兴县人民医院,随后医院给王琴做了胎监。
临盆
全身麻醉术存风险
“心率快了些,其他都很好。但王琴的情况很特殊,小儿麻痹症使得她脊柱、盆骨和下肢严重变形,根本不可能顺产,迫于她的情况,我们只能给她做剖腹生产手术。”宝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告诉记者,在作出剖腹生产这一决定后,相关医务人员开始布置手术室。
但事情并没这么简单。负责手术麻醉的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师张明告诉记者,通常剖腹生产采用的是持续硬膜外麻醉,但由于王琴脊柱严重畸形,该麻醉方式并不适用,只能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此刻为这个孕妇进行全身麻醉做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是因为临时安置的手术室器械不齐全,如果手术中途发生意外,抢救措施没有平常的好;二是手术需用到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而现在的医院用电是发电机供应的,有可能出现电压不稳定或断电的情况。”
作为地震后宝兴县第一例全身麻醉手术,为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到灾区参与救援工作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负责手术过程中稳定孕妇及胎儿的生命体征。
出生
小孩初时未发哭声
中午12时35分,手术室一切准备妥善,王琴进入手术室进行剖腹生产。
半小时后,手术室疾呼川大华西医院急症重医学科医生、小儿外科和心外科的3名医生增援。原来王琴的的孩子出生后,没有发出哭泣声,这是呼吸不正常的危险信号,而且孩子的心跳也不好。华西医院的几名医生还是决定先通过心脏按压和拍背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医生的努力下,婴儿发出一声清脆的“抗议声”。这才让守在手术室外的家属笑了起来。
13时33分,护士打开手术室大门向家属索要尿布。
“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
“多重?”
“临时手术室没计重器,大约5斤。”
13时35分,婴儿被护士抱出手术室,转移至医院广场左侧临时搭建的妇产科产房帐篷内。
14时35分,手术全部结束,王琴被转移至医院广场右侧临时搭建的病房帐篷里。经历了手术的王琴情绪激动,一直低声哭泣,流泪不止。主刀手术医生吴鸿告诉记者,王琴现在生命体征平稳,身体并无大碍。
“想好给小孩起什么名字了吗?”
“等老婆有精神了,让她起。”卫朝均笑了笑回答记者。
“平安出生就是福分”
震后宝兴县诞下首个新生儿
昨日中午1时,宝兴县人民医院广场右侧病房帐篷内,26岁的新晋妈妈张静正抱着她出生不满2天的女儿睡觉,站在病床旁的吴勋看着熟睡的妻女,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地震那天距离女儿的预产期仅剩2天,平安撤离危房的张静并没有急着住进医院,而是选择和家人一起住在灾民安置点。“主要是地震对胎儿没造成什么影响,而且考虑到地震后医院很多伤者,医生都很忙,状况好的话就不给他们添麻烦了。”张静边轻抚睡在身边的女儿边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
前天凌晨1时许,张静身体出现反应,预感妻子即将分娩的吴勋赶紧用车辆将妻子送到宝兴县人民医院。随后,张静被医务人员安排住入位于医院广场左侧临时搭建的帐篷产房。“虽然通讯不便,但县城交通全部修复,而且安置点距离医院很近,所以过程很顺利。”丈夫吴勋说。
昨日傍晚,宝兴县城余震不断,这时张静正在产房分娩。18时14分,张静顺利产下一个8斤2两重的女婴,与此同时,频繁的余震也停止了。为了纪念这位4月20日地震后宝兴县第一个新生婴儿,负责接生的医生给张静小女儿起了一个小名:缘缘。
现在张静夫妇还没想好给女儿起什么名字,但他们告诉记者,非常喜欢“缘缘”这个小名。 “会不会说想让大家为女儿起一个和地震有关的名字?”
“震后能平安出生是最大的福分,如果名字和地震有关也不错。”
目前张静母女仍继续留在宝兴县人民医院临时设置的病房帐篷休养。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李秀婷 闫昆仑
梁文悦 赵杨 杨大正
摄影记者:肖雄 李秀婷 闫昆仑
梁文悦 赵杨
后方联动记者:张婧 辛均庆 胥柏波
实习生:李丹 李婷婷 夏候命波
统筹:张蜀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