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曾经发生过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了芦山7级地震,使国家地震局站在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同一断裂带上再次发生7级地震,国家地震局却未能做出任何预测预警汶川地震后,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汤姆·帕森斯等人就曾发文警告称,汶川地震可能在超过240公里外引发7级左右余震,重点防范区就包括雅安。
在芦山地震发生两天前的4月18日,中国地震局公布的长达40页2013年度预算报告显示:在其高达40亿元的预算支出中,用于地震业务的项目支出只有16.9亿元,仅占总预算支出的41%;而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的基本支出高达22.57亿元,占比达到55%!
这使一些人对中国地震局感到不解。
包括地震局系统内的一些人士亦认为,中国按行政区划逐级设置地震局的体制使其流于形式化,地震机构设置亟需改革。
地震业务支出不足预算一半
根据公开预算书,包括46个二级预算单位、总编制为14738人的中国地震局2013年预算支出总额为40.87亿元。
其中,主要用于地震业务的项目支出16.9亿元,占比41%;而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为22.57亿元,占比55%平均到每个人(包括离退休)近10万元;另有1.388亿元用于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分项来看,地震事务支出中,地震台站、台网26112.67万元,地震流动观测142.3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5242.42万元,震情跟踪295万元,地震预测预报3821.79万元,地震灾害预防7060万元,地震应急救援9378万元,地震级数应用与培训400万元;与地震业务相关的教育支出为25635.81万元,科技支出(不含机构运行费用)63228万元。
与地震业务支出相对应的是,中国地震局的行政运行经费3.19亿元,机关服务支出2665.26万元,地震事业机构经费高达13.19亿元,包括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的住房保障支出达到1.54亿元。相比于地震支出的每个单项,这笔费用要高不少。
从“三公”经费来看,中国地震局系统46个二级预算单位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5770.3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648.67万元,公车购置及运行费3710.42万元,公务接待费1411.28万元。
对于基本支出远超过地震业务支出的原因,截至记者发稿前,中国地震局一直未对本报的采访做出答复。
上述40亿元预算支出,还只是中国地震局(含中国地震局本级、30个省级地震局、5个研究所、1个高等院校、9个局直属事业单位和1家出版社)的一年支出,如果再加上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市县级地震局的预算,全国每年用于地震局系统的支出,绝对是巨额数字。
应更偏重研究
“地震局现有的职能中,救灾是民政部的事,建筑抗震标准制定是建设部的事,剩下最核心的地震监测预报职能纯粹是科研性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认为,中国地震局表面上虽是事业单位,但实际上已行政化,而地震预测预报一旦考虑到行政因素,就不可能预报出来。
“考虑到行政因素,会绑架政府的信用政府因为难以承担错报的道义和法律责任而宁可不报,归责于科技,甚至打压民间预报以免让官府难堪。”何兵说,如果地震局回归科研机构本色的话,其即使预报错误,也只是科研上的事,而不会伤及政府。
在何兵看来,中国这种按行政区划逐级设置四级地震局的做法,非常罕见,尤其是市县级地震局,没有多少技术实力,主要是养行政人员,使得大量资源被用于行政而不是地震监测预报事务。
据四川省地震局前预报组长李有才介绍,现有地震机构设置体制下,市县地震局表面上有人,实际上形同虚设,“没有科研技术支持,管理就很虚”,必须对地震局系统进行改革,“转变作风、打掉架子,让大量的人员到一线去做研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