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芦山县芦阳镇雨越下越大,一男子把雨伞绑扎在自己搭建的帐篷外。特派记者 郭建政 摄
县城过剩 乡村还很短缺 救灾物资如何物尽其用 芦山地震后,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还曾一度堵在路上,没能及时到达灾民手里。
22日,为了保证物资顺畅抵达灾区,四川省交警总队发出通告:抗震救灾物资一律先运输到雅安多营镇华峰物流公司,再按计划组织运往灾区,所有运输救灾物资的车辆应服从交警指挥,严禁擅自驶往灾区。
随着救灾从应急救援阶段向灾后重建过渡,救灾物资的发放日渐重要。总体上说,救灾物资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但从地震至今,物资短缺却严重困扰着基层,提高物资分拨体系的效率刻不容缓。
不过5公里远,却被遗忘 4月22日,记者进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沿途见到不少村民挂起“缺水、缺粮、缺帐篷”的求助标语牌。
五星村村民告诉记者,全村1400多户,才领到300多顶帐篷,毛毯也不够,很多村民就蜷在竹竿、木棍搭起来的简陋棚子里过了震后第一个雨夜。
这个受灾严重但救援未及的村子,离芦山县城不过5公里距离,不少村民觉得他们被救援者遗忘了。
就在五公里外的县城,物资已能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以人民医院为中心,运入的大量物资随意码在路边,矿泉水、方便面满地都是,不同的品牌唱起“对台戏”,让人恍然以为这里是一场物资博览会,物资分配不均可见一斑。
五星村不少村民每天赶到县城背回救灾物品,因为虽属龙门乡,离乡政府却有三十多公里,乡里的救灾物品发放显得鞭长莫及。
其他地区的情况也不好。在龙门乡王家村,物资车到了巷口,一下就被抢没了。如果不是提前得到消息,或者年龄大没法去抢,很可能两天什么也得不到。
芦山县一位官员解释,随着灾区通往各乡镇的道路已打通,物资陆续运达后,将会覆盖到更多的地方,形势也会逐步好转。
物品集中在少数地方 然而如何让物资从各大转运点下乡不仅仅涉及道路的问题,还在于调拨的效率。
在五星村,一位来自青岛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想从政府那里领东西送到灾民家里,但手续非常复杂,政府答复他们,所有的物资只能由统一的途径调拨。
灾区的详细需求正逐渐从基层反馈回来,但政府部门并没能给志愿者提供详细的物资需求清单。志愿者们不得不由近及远,挨个到沿途村子独立搜集相关信息,然后按需把民间捐赠的物资送到村民手里。虽然有针对性,但却是一个细致和长期的活,急不来。
不少爱心企业的物资运输车则尤为盲目。一些司机向记者反映,他们来到灾区后,找不到对接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只好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是重灾区,然后把东西拉过去,在现场分发,有的就干脆卸在县城,使得物品容易集中在少数地方,很难覆盖到最需要的人。
政府的物资发放方式则完全依赖现有的行政组织机构。记者注意到,每天都有大卡车载着救灾物资在芦山县救灾物资捐赠中心登记后驶往各个乡镇,再由乡镇分给村,最后由村委会发给村民。
然而这套方法同样低效,还考验着基层政府。在一些乡镇,村民非常分散,物资拉到中心镇再逐一分发,大大拉长了分拨时间。而且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怎么分往往还引起村民内部的矛盾。有几个村的村长就向记者反映,他们的物品不够发,还想要。
闲置20小时还没到灾区 23日,一位志愿者在忙了三天后,有些沮丧地告诉记者,来到灾区后,什么信息都不掌握,找不到组织,也不知道干什么,像无头苍蝇。
连日观察后,记者也发现,信息的通畅不只对前期救援非常重要,对物资发放也同样重要。
22日,有人发现红十字会的两车救灾物资1564个生活应急包和2000条毛毯在卸到芦山县城的一个钢铁仓库后,一直没有等到相关人员接收,闲置超过20个小时还没被送到灾区。
雅安市民政局对此回应称,红十字会是可以自行到灾区发放的,如果需要民政部门协助发放,就要先在民政局登记,民政局统筹后再决定将其运往何处。
到底哪个环节的对接上出现了问题,现在还未可知。但毋庸置疑,信息的不对称已经大大耽误了物资发放。
为了避免物资盲目进入灾区,四川省已经要求所有物资车在雅安市救灾物资调度中心中转,再由华峰物流公司安排车辆运往灾区。
一位志愿者称,如果民政部门能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就好了,在来灾区前,就能先了解灾区到底需要什么物品,要多少,甚至需要哪些类型的志愿者,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盲目。
22日,雅安市市长陈越良考察雅安救灾物资调度中心时要求,赶紧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尽早让外界知晓灾区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有NGO组织也注意到了信息通畅的问题,有意让志愿者们将搜集到的受灾情况和急需物品清单发到网上,供赈灾者随时参考。(记者 龚海 文/特派记者 董钊 刘德峰 杜洪雷 刘伟 张洪波) (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