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
据报道,雅安7.0级地震,在震中的芦山、宝兴等地,大部分房屋出现垮塌,也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但在芦山灾区,一座百年老宅历经地震巍然屹立,7户张姓人家在这里平静生活,成为芦山灾区的奇迹。“张家大院”坐落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东南的一处山脚下,上下两层,木瓦结构。现在住在老宅里的7户人家,本来盖了新房的5户已经搬走,震后又都搬了回来。与周围民房或倒塌、或开裂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几片瓦片外,其他几乎完好无损。
显然,一处坚固且抗震能力强的住宅,在遭遇地震灾害时,对“猝不及防”的住户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生命保障。遗憾的是,在7.0级地震面前,不仅许多现代建筑被摧毁,有报道显示,在宝兴县许多汶川地震后刚刚建设、当初被誉为“抗8级地震、9度设防”的安置房,也没有逃过这场劫难。但始建于一百多年前的“张家大院”,却成了真正震不垮的“房坚强”,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相比现代建筑,可想而知,在科技落后的清朝同治年间,无论是建造技术还是各种建筑材料都非现代可比,一座那时很常见的普通民宅,不可能经过高端特殊设计,也不可能由具有“国家资质”的施工单位建造,更不可能按什么“国家标准”建设,不过是民间能工巧匠的杰作,历经百年风雨后,依然让很多现代建筑自愧不如。而不难发现,在很多地震频发地区,能经受住地震并保存完好的建筑,往往都有许多包括老宅、庙宇、祠堂等古建筑的身影,即使同样的现代建筑,也有不少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巴曙松在雅安市石棉县捐建的希望小学在这次地震中就 “固若金汤”,并在当地赢得了“房坚强”的美名。
由此可见,房屋能否经受住地震的“折腾”,给居住者提供安全保障,并非取决于建筑材料、技术及各种资质、标准等,关键取决于建造者的用心。在民间传统中,向来信奉和尊崇 “人命关天”,也正是以“人命关天”的“标准”来建造房屋。反观我们的某些现代建筑,尽管建筑材料内含现代科技,施工技术或手段也是异常发达,但由于在整个设计、施工甚至质量监管过程中早已是“利字当头”,缺乏对生命的足够敬重,看似漂亮气派的楼房等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不过是“弱不禁风”的花架子,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虽让人痛心却一点也不奇怪。
建造专供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房屋,安全是第一位的,人们热衷并愿意接受现代管理思维的各种标准及规章制度,但如果缺乏对生命的足够尊重与敬仰,只在利益上权衡得失,往往就会想尽办法来规避甚至违反各种标准制度的束缚,这是很多现代建筑质量差强人意的根本原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