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力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黄澄锋、邵权达 摄
今日对话
昨日,从天全县城到重灾区新华乡,天全县县长余力来来回回跑了3趟,其中一趟是去看望灾民,另外两趟是陪领导视察灾区。傍晚时分,余力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已是声音沙哑。
“4·20”地震发生后,天全县受灾严重,但由于偏离震中,一批批救援队伍和救灾物资车队穿过天全直奔芦山,也没有媒体前来采访。余力也曾被100多灾民围着讨说法。地震后天全一度被央视称为被遗忘的重灾区。“其实天全并没有被党和政府遗忘,只是暂时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
文/记者何涛、李钢
实习生何丽丽
记者:天全县受灾情况如何?
余力:天全县受灾严重,灾情覆盖全县15个乡镇,受灾人口154424人。截至24日16时,地震造成4人死亡,2人失踪,重伤86人。全县受灾损失达453.871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397.7357亿元。
地震当天被情急灾民围住称得不到救助 记者:有一种说法,地震后天全一度被遗忘了?
余力:地震后,天全县承受了很大交通压力。一方面民众受灾严重,我们是此次地震的三个极重灾区之一;另一方面,地震发生后两天,我们都看不到关于天全受灾的新闻,好像被遗忘了,基层和县政府压力都很大。其实,我们并没有被党和政府所遗忘,只是暂时被媒体的关注度遗忘,而这几天媒体报道了天全的受灾情况。
记者:地震后政府采取了哪些救援措施?
余力:“5·12”汶川地震后,天全建立了很好的防震机制。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地震前一天的下午,县委书记赵昌林正在下乡,秘书对赵书记说,这几天到处都有地震。赵书记马上掉头回到县里,对负责地震的部门说:你们把应急方案给我,看看是否管用,结果第二天就地震了。我们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应急方案,当天就成立了许多小组下乡进村抗震救灾。
记者:目前灾区是否还缺物资?
余力:地震当天,我们看到一车车物资运到芦山,却不在天全停留。当时我被100多个灾民围住,他们声泪俱下,声称得不到第一时间的救助。我也很难过,只好尽最大力量跟他们做思想工作。第二天物资就来了。现在信息全部畅通,物资已都能送达。
不过,目前物资还是比较匮乏,主要缺水,个别乡镇还没有通电,过渡安置还需要活动板房等。物资发放很考验村干部,一瓶矿泉水都可能出现矛盾。我们要又能执行政策又能把实际工作做好。
地震第三天即去汶川请教重建经验 记者:目前天全抗震救灾的重点是什么?
余力:现在关键是灾后重建。地震后第三天,我们就派出一个工作组到汶川,请教他们重建的宝贵建议。回来后我们每晚都在开会研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要有宏观思维,要为天全县的长远发展考虑。上次“5·12”地震后,我们属于省里的重灾县,得到援助是6个亿,现在地震受损程度比当时严重得多。
记者:天全思经乡新建了一片新农村聚集点,村民好不容易负债建好房子,却不幸遭遇地震,许多村民还是第二次遭受地震。有没有考虑给他们一些扶持政策?
余力:对的。其实是会遇到众口难调的问题。制定政策肯定是从宏观上考虑,不可能为几十户人制定特殊政策,当然政策的执行者要有灵活性。目前县里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还要等国家政策出台。不管援助多么好,百姓都不愿意灾害发生。对没有过上好日子的百姓来说,重建都是很大的负担。
记者:网上有一种说法,西部地震多发的山区人口,不如就直接把人口迁走,建成生态保护区。您怎么看?
余力:这不是我能回答的。但我始终认为,随着老百姓对生态的重视,天全将来会有很大的竞争力。而且老百姓世代扎根在这里,有感情,不可能说搬就搬。
记者:天全县主要有哪些产业?这次地震是否会对天全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余力:我们的产业主要有水电、矿产、建材,水泥有450万吨的产能,我们的水泥厂已被中建材收购。地震对全县的工业影响很大,现在没有一家开工的企业。我们会坚守招商引资时的承诺,还会继续发展产业。今后天全重建和产业发展要齐头并进,争取化危为机。
武警战士燕凯凯,在地震救灾中不幸被石头砸中,颈椎错位,他在病床上向本报记者讲述了惊险时刻。使用手机拍摄版面二维码,点连接收看相关视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