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中文化,成了宁波第一个全国技术能手;
他,一线工人,主持宁波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是海港新时代的能工巧匠。
他叫胡耀华,1965年出生,全国劳动模范、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流动机械修理班班长。这个“五一”节前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把镜头对准了他。通讯员 周洁 记者 王颖 摄影 记者 张培坚
真正懂维修,衣服没油污
从2008年工作以来,记者在不同的场合见过他,不下10次。
在“名师带徒”仪式上,他和安徽来的农民工周明签了一份协议;成立了首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当选为全国劳模,成了宁波职工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
每次,他总给人平实的感觉。
昨天,在他的工作室里见到他。面孔白净,始终和蔼地笑着,回答提问的时候,还会有些腼腆。说起机修,眉飞色舞。
“胡师傅,你身上这件是工作服吗?”
“是啊。”
“是不是因为记者采访,特地换了件没油污的啊?”
“哈哈,真不是。我的衣服很少会有油污。”
“做机修应该很容易碰到机油啊。”
“真正懂维修,就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哪里有机油,就可以避开了。如果不懂,东弄弄西弄弄,没有条理,会弄得一身油。”
正聊着,徒弟来求助:“师傅,帮我们看看这台叉车。”
胡姚华一处处检查,条理清楚,工作服上愣是没有碰到一点油污。
这让我想到了“庖丁解牛”的故事。
“我24岁来宁波港,一开始有些不情愿,机修太苦了,一身油,一身汗。”
“怎么坚持下来呢?”
“一是为了生活。二来,我父亲一直说,技术学好了,会有出息。”
于是,拜师学艺,起早摸黑,度过了6年的学徒生涯。
“当时,接了个任务,修发动机。我知道,这是考验,一个人修了几天。到第三次,终于大功告成。”
“挺顺利的呀!”
“跟师傅报喜,发动机可以正常运转了!师傅问我,真的修好了?”胡耀华的师傅是全国劳模俞鹤鸣。“我就说,差不多吧,有一点点渗油,每次发动前补点就好了。”
“师傅没多说一句话,当晚,返工修理,直到完全不漏油了。这比痛骂我一顿还难受一百倍!以后,再也不能‘差不多’了。”
6元做铁条,代替上万元的进口汽缸盖
慢慢的,胡耀华养成个习惯“给自己找麻烦”。
比如,挑战国内外权威,改造进口设备。
2001年春天,公司买了一批牵引车,里面的摩擦片老是坏,厂方说根本没办法解决。
“有问题,就有办法的。”胡耀华和这个机器杠上了。
一次次增加风扇直径,调整有关参数,增加油道孔内径来提高散热能力……一次又一次失败,胡耀华却没有放弃,决定给机器找个冷却器。
这几乎是天方夜谭的想法。没有图纸、没有师傅、没有经验,他一笔一画地做起图纸。
3个月后,第一辆加装冷却器的牵引车投入使用,获得成功。
厂方专家闻讯前来,买下了这项专利:“胡师傅!你了不起啊!”
这也打开了胡耀华的创新之门。
公司50号牵引车连续出现故障,常规修理,需要更换一只1.1万元左右的进口汽缸盖。胡耀华反复琢磨,最后自己用6元成本的铸铁焊条来修理了。
“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啊!”自找麻烦,胡耀华练就了一身的绝活,像医生看病一样维修机器,保持了270多台发动机大修“零返工”的纪录,累计为企业节约经费910余万元。
一句“很不劳模”的实话
“胡师傅,能给我们讲个深夜抢修的故事吗?”
“说实话,最近真没有。这几年来,很少需要深夜去抢修的。”
这样的回答,似乎和劳模任劳任怨、白+黑工作的作风不太一致。
胡耀华解释起来:“深夜抢修,精神是好的,但这是下下策。我们提倡以养护代替修理,尽量减少抢修。”
胡耀华说,时代在变,劳模精神也在变。“我个人觉得,新时代的劳模,不一定说要没日没夜地工作,更不要带病工作,而是要更加注重创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