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差生”报考四级 折射英语教育病态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不是如学生猜疑的那样出了“损招”,暂没有定论,但该校无视学生权利和考试严肃性,有损师道尊严却是肯定的。如果这样的闹剧仅是个案也就罢了,问题是正如《人民日报》报道中指出的,将通过率作为指挥棒,为了所谓教学业绩强“卡”差生的高校,恐怕不只内蒙古科技大学一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虽然将通过率和优秀率视为“评价学校外语教学的一个参考指标”,同时提醒慎重使用这些参考指标。但专家说,在教育主管部门赋予的行政权威之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往往被作为评估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高校很难理性看待学生四六级的通过率,不惜牺牲学生利益的做法频现大学校园。
本来是参考指标却演化为重要依据乃至刚性要求,这不过是全社会英语教育“发烧”乱象之一。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就表示,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公共外语教学部实际上也就是英语教学部,进而影响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乃至职称晋升和求职就业的各个方面。
痛陈英语一语独大不是不要英语教育,但显然英语教育不能走火入魔到这样教、这样学、这样评的地步。是教育部门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的时候了。
[新闻观察]
禁“差生”报考的根源在于应试英语教育思维
文/邓闽军
应试教育思维从义务教育阶段延伸到大学教育,暴露出了针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改革紧迫性。类似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禁止“差生”报考四级英语考证的做法,在其它高校也并不少见。此种做法,让学生参加考试的成本提高,也给代考机构带来了不少商机,如此,既侵犯了学生参加考证的权利,又给大学应试教育体制敲响了警钟。
正因为英语等级证书既可作为持有者英语能力水平的权威性证明;又可为各地各单位对其所用人才的英语水平提供一个公正、统一的评价尺度。学生应考的积极性更多的来源于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而在日后工作中,工作英语与考证英语的差别,也有可能使得英语等级证书如同毕业证一样,成了就业“敲门砖”,在实际能力体现中,有证并不等于英语的水平就一定有多高。
高校评估与英语考级通过率绑架,使得英语等级考试偏离正轨。教育行政评估,只是考核高校教学水平的依据之一,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整体表现和口碑其实往往被评估时忽略。内蒙古科技大学先禁后放的做法,无疑是在英语等级报考的时候耍花招,既不想留下禁令口实,又让学生措手不及,从而保证通过率。英语考级通过率只是数据,并不代表真实水平,而真正提高英语相对薄弱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想办法帮助学生去提高,而去动其它歪脑筋,显然不应该是高校应该做的事情。
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体现在学生在实际能力表现并不一定如意。实践是检验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为考证而考出来证书的“含金量”是值得质疑的,其通过率也很难体现高校的真实水平的。
[新闻观点]
禁止“差生”和“分低的差生”参考四六级考试是欺骗大众,还是欺骗自己?学校的这种作为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权益。属于违背当代教育理念的行为。现代教育观是要发展全民素质,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能分级对待。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只会让更多的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理念不认同,学校只会越来越糟。
[微言大义]
@黄文峰:某些高校这样的做法已经让四六级考试“变味儿”了!
@唐超:功绩都是被粉饰出来的,学校不再是那么的神圣,被这些所谓的教育者都搞成什么了!
@若小蓝:考不考四级是学生权利,学校怎能侵犯?
@嘟嘟熊:中国人要学些外国文化,但实在不需要每位大学生都非过四六级这种无聊的考试!过了四级六级的无数大学生,有几人在工作中要用英语?又有几个真得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
@释水流年:这是明显的歧视呀!教育不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