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昨天是四月份最后一个工作日,广州市11区、县级市像是“约好了”,集体挤在这一天悉数晒出“三公”账本。据悉,“三公”公开到区县一级,在全国也属少见。
截至昨晚发稿时,广州12个区市均晒出了2011年“三公”决算情况,并有黄埔等9个区市公布了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
最后期限抢闸晒“三公”
此次,广州12个区市均晒出“三公”账本,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据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州公众和媒体便一直追问区市三公,但迟迟未见有敢喝“头啖汤”的区市。直至去年12月,从化市第一个晒出了2010年、2011年的“三公”决算情况,然而此后没有其他区市跟进效仿。
南都记者从一些区市政府人士处获悉,去年各区市已经着手统计、核对各自的“三公”数据,甚至有的区市已经“准备好了”,却因为区与区之间没能“步调一致”,怕“枪打出头鸟”而多持观望态度。今年1月的广州市两会上,就有某区负责人坦诚,“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有个别区不愿意公布。”
直至4月初,广州市财局发文,要求各区市在4月底前公布2011年“三公”决算、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4月16日,黄埔区晒出“三公”账本,成为首个同时晒出2011年“三公”决算、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的区市,并得到舆论肯定。
昨日是四月份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财局要求各区市晒出“三公”的最后期限。这一天,广州余下未晒出“三公”的区市就像“约好了”一样将“三公”账本晒出。截至昨晚发稿时,广州12个区市均晒出了2011年“三公”决算情况,并有黄埔等9个区市公布了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至此,从去年从化晒出“三公”账本后,12区市全部公开“三公”,前后耗时半年。
广州区市“三公”公开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评价说,无论公布质量如何,广州“三公”公布到区县一级,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处于领先,广东有些地方市一级都还不公布,从这个意义上值得鼓励。
从化三公预算比前年少四成
截至昨晚发稿时,广州12个区县均晒出了2011年“三公”决算情况,并有黄埔等9个区市公布了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据悉,广州12区市2011年“三公”决算支出总额达10 .8952亿元,平均每区市“三公”费用超0 .9亿元。
此次同时晒出2011年“三公”决算、2013年“三公”预算的9个区市中,12区市今年的三公预算均比前年有所缩减,其中从化市下降幅度最大,将近四成。
综观广州12区市的三公账本,无论是各区市的2011年“三公”决算或2013年“三公”预算中,在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三项费用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均占绝对的大头。据统计,该项费用所占各区“三公”总账的比例几乎都超过一半,部分区市该项费用甚至占到总数比例超八成。如越秀区2011年“三公”决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占到该区“三公”总数的81%。
此外,在从上至下的改作风态势下,对比各区2011年“三公”决算和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可发现,在三项支出费用中,公务接待费是各区缩减最大的一项开支,一些区甚至缩减了六成。
谁最积极
半个月前,黄埔区政府及区属40多个部门、事业单位、街道率先公布了2011年“三公”决算、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共计“三公”经费账本70多份。继去年12月从化市公布2011年“三公”情况后,黄埔成为在本月底区市“三公”公布时限前饮“头啖汤”的区,足足比其他区市早了半个月。
据悉,黄埔、萝岗、海珠、增城等区市,不仅公布了全区本级总账,其属下的直属部门、事业单位甚至街道均晒出了“三公”账本,而且大多附有对数据的解释说明。
谁最简略
南都记者浏览各区情况发现,南沙区公布的“三公”情况最为“惜墨如金”,只公布了2011年“三公”决算的总账,没有2013年“三公”预算情况,也没有对数据进行解释,区党务机关、区直属部门、事业单位、街道(镇)的“三公”情况也均未公布。此外,至昨晚发稿时,南沙、越秀、海珠3区的2013年“三公”预算全区总数未挂出。
谁最多
关于2011年“三公”决算,12区市均已在官网上挂出。据南都记者统计,番禺区2011的“三公”经费支出最大,达到14838.05万元;紧随其后的萝岗区是另外一个2011年“三公”经费超亿元的区,达到12147.87万元。
关于2013年“三公”预算,已有黄埔等9个区市公布,南沙、越秀、海珠3区的2013年“三公”预算全区总数未挂出。从已晒出的9个区市看,番禺、萝岗仍是最高的,预算总额均过亿,分别为12996.9万元、10786.68万元。
谁最少
从各区晒出2011年“三公”决算情况看,黄埔区的“三公”支出最少,为6549.30万元,比“开销最大”的番禺区少了约八千万元。
在已晒出2013年“三公”预算的黄埔等9个区县中,从化市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最低,为5729.85万元,也比“开销最大”的番禺区少了约八千万元。
谁减幅最大
根据此前广州市财政局所下发文件,各区2012年的“三公”经费暂无需公布。记者将已经同时公布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和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的9各区进行比较发现,今年“三公”预算降幅从3.03%至38.04%不等,其中从化市的降幅最大,比2011年减少3518.1万元,降幅达到38.04%。
记者观察
出头鸟未遭打,有什么理由再怕?
从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区市公开“三公”经费至昨日,已一年一个月又3天。广州市十二区(市)的”三公“经费终于在磨叽和扭捏中示人。所谓磨叽和扭捏,由以下三点可见:
一,公开时间是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此前,南都记者一路追访时,各区总是表示早已准备好,那么为何还一定要赶在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公布?及至昨晚10时,仍然有区在陆续将信息挂网。难道这真是应了韩志鹏委员的预测,为了利用假期报纸减版、读者休假的空子?
二,公开内容不尽如人意。上有国务院的要求,前有广州市市直机关做表率,如今交上的却是份不太合格的成绩单。竟然还有区市只公开4个数字,或者仅给个粗糙的解释,这种看不透的“三公”公开给谁看?谁又能看明白呢?其实越到基层政府,花钱是否妥当老百姓越容易感知。可惜此次公开未给公众呈现一本明账。
三,不少区之前透露,不敢公开是因为怕“枪打出头鸟”。半月前,带头公开的黄埔区“出头鸟”并未被舆论打击,反而受到褒扬,如今有的区公布得还不如黄埔区详细,又是怕什么呢?
拖拉、遮掩,拖掉的是两级政府的诚信,遮蔽的是老百姓的眼睛。
南都记者 徐艳
声音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别以为放几天假就过去了
“很典型的被公开,非常典型”,一直紧盯“三公”经费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各区选择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五一”假期前公开,说明公开的动力不足。在广州市财政局要求各区4月底前公布“三公”经费的消息出来后,韩志鹏就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估计会在4月最后一天公布,趁着假期回避舆论压力。
“被公开或者说半公开,甚至有没有假公开都很难讲”,韩志鹏说,本来三公经费就是政府经费中最不透明的部分。
“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难免害羞,第一次也不能期望太高”,韩志鹏转而说,关键是公开以后,面对公众和媒体质疑,各区能不能够跟大家实现交流和互动。“你能不能回应?你别以为放几天假就过去了,大家就找不着你了,大家就把这个事给忘了。我想都忘不了。放完几天假你还得回来面对”。
他表示,有些区只贴了扫描件,字体大小不一且难以辨识,有些还很难找到,这些情况让人看不明白。因为市直部门已经做在前面,市里也给了指导意见,至于公开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启蒙,大家也达成了共识。
他表示,他个人会在看清楚区“三公”经费或看不清楚的情况下继续关注,无论看得明白看不明白都要保持质疑,下一步是发现漏洞,大家一起把“三公”经费里面的水份挤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集体公布欲降低被单独关注概率
对于本次广州市区市晒“三公”,林江表示,各区在市财政局要求下兑现了承诺,无论公布质量如何,公布到区、县级市一级在全国少见,处于领先,广东有些地方市一级都还不公布。从这个意义上值得鼓励。
不过林江也对公布内容挑了刺。他认为,各区市集体公布用意很明显,就是降低一个区一个部门被特别关注的概率,想避免公众质疑。承诺是兑现了,但是兑现得有些敷衍了事。
林江认为,2012年决算缺失不应该,应该要保持连续性,否则公众会看得莫名其妙,目前已经是2013年4月底,公布的是2011年“三公”花了多少钱,2012年花了多少还不知道。如果说还没算出来,有些说不过去。他认为,要想大家看得明白,至少应该公布连续3年的数字,这样以后也容易判断“三公”经费有无超出预算,如果连续两年都超出预算,那就说明存在问题,仅一年情况难以看出来。
“广州市财局还应该出来做个说明”,林江表示,虽然说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但是区财局是市财局下属机构,对于它“三公”经费的情况应该要有个评估和说明,否则“没道理”。
“公布得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讲,还是公布了,是值得称赞的一件事,要继续关注、监督它”,林江说。在全国,全部区县都公布是否第一次我不敢确定。因为广州是全部都公布了,北京我没查到。
统筹:南都记者 刘其劲
采写:南都记者 刘其劲 徐艳 李晓瑛 罗苑尹 李拉 杨仕彬 吴广宇 谭希莹 李文 刘军 见习记者梅雪卿 实习生蔡敏婕 刘磊 宁妍 陈虹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