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非营利组织招募“火星移民”,全球报名者踊跃,据美国媒体5月8日报道,“火星一号”计划仅公布两周,就已收到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8000多名申请者报名。“火星一号”说,应征者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已有17324人应征,其次是中国10241人,英国3581人。申请将于8月31日截止。
全球报名者踊跃 中国万人应征 “年满18周岁、矫正视力后达到1.0……”两周之前,23岁的中国冶金工程师杨诗朦看到荷兰非营利组织“火星一号”(Mars One)网站上招募“火星移民”,热血沸腾。身为“星际迷”的他,曾因为视力问题与“航天梦”失之交臂。现在,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这个门槛比我想象的低很多。”
“火星一号”海选项目于4月22日启动,而在线申请是4轮筛选的第一步。根据“火星一号”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信息,2023年,他们将从网络报名的志愿者中海选出两男两女四名地球人。经过培训之后,他们将搭乘载人宇宙飞船前往火星,成为这颗“红色星球”的第一批地球移民。此后每隔两年运送更多人前往火星。不过,该组织只提供单程票。但杨诗朦没有纠结就提交了报名申请。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当天他就建立起“火星一号爱好者”QQ群和百度贴吧,在短短几天内吸引了150多名“宇宙迷”。而这两天,他已经收到了通过初选的电子邮件。
目前招募计划已经过去两周,“火星一号”收到了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申请表。报名人数最多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中国,分别为17324人和10241人,英国名列第三,有3581人报名。还有一些地区报名人数相对较少,如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印度。
“仅两周就有7.8万人报名,这当属历史上最热门的工作了。”“火星一号”计划发起人巴斯·兰斯多普说:“这让我们充满信心,有望收到50万份申请。”
“"火星一号"是代表全人类的使命,因为只有当它代表全世界人时,它的真正精神才体现出来。我们看到这正在实现,为此我感到很骄傲。”
“最重要的是学会 修机器和护理病伤员” 为了筹集远征资金,兰斯多普打算将整个项目当作“真实世界”节目的外星版,准备为这个充满魅力的火星计划筹资60亿美元。
兰斯多普在近期访谈中说,此项任务将会十分艰巨和危险,但是原因却和常人想象的不同。
兰斯多普说:“我们现在正在寻找合适的人选,我们的医疗总监称,最困难的是生活在新的星球上,身边只有一小群人,环境危险。因此,我们没有找工程师和宇航员,而是寻找能够患难与共的人。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所有需要的技术。从根本上说,他们只需要做的是生存。最重要的是学会修理损坏的机器和护理病伤员。”
专家质疑: 商业秀还是科学工程? 正当火星移民计划在网民和媒体中间受到热议和追捧时,一些专家却在一旁泼起了冷水。“火星移民计划,有去无回,它到底是一个严肃的科学工程,还是一个靠赚足眼球来吸金的商业真人秀?”NASA官员、美国火星探测“好奇号”飞行项目主管托斯特·佐恩斥责“火星移民”计划很不负责任。“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科学家首先要确保这是一个能够自由往返的旅行。如果不能适应火星生存,至少志愿者应该有要求返回的权利。”
“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商业秀。他们能通过电视秀播出得到很多广告的话,也许可以赚到钱。”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多年的路易斯·弗里德曼说,“但如果靠这些钱就能把人送去火星定居,我会感到吃惊。而且,看起来,火星上的移民能活多久,是由他们能筹到多少钱决定的。”
而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看来,“移民火星”的技术还不靠谱。“现在在火星上建空间站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即便是航天技术最先进的美国,他们的重型运载火箭技术也没达到能送地球移民去火星安居的水准。他表示,火星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也是未知数,首先,它的空气十分稀薄,科学家尚未发现液态水。严寒的气候环境,也是人类难以应对的。
不仅如此,在火星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除了太空辐射,还有因长时间处在零重力环境下出现肌肉和骨骼退化和骨质流失,即使用器械锻炼,也无法预防这个问题。而最大的挑战,还是孤独和恐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火星生存条件艰苦,完全可能超出人类的想象,而封闭环境也可能是对人性的一场拷问。”此外,发起组织在资质上也需要商榷。
尽管专家们奉劝大家要谨慎,但从报名情况来看,全球志愿者们依然有可能为一张火星机票争得“头破血流”。“科技在进步,10年以后的科技也许能够达到太空移民的水准。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通过七年训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宇航员。”杨诗朦对这个计划也相当乐观,尽管他的家人对他的火星移民梦既不看好也不支持。 (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