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国企行政色彩过浓,公众化色彩稀薄,容易削弱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有的权力制衡,使内控机制虚设。
5月10日,审计署发布了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等10家国有企业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涉及电力、商贸、电信、航空运输等领域,审计资产量达企业资产总额的50%以上,挽回损失6.22亿元。
公告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组数据。看“经济账”,10家央企成绩亮丽,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看“管理账”,10家央企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少漏洞,有的堪称触目惊心。
比如,国电未获核准开工建21个项目,投资已近300亿;中移动存在违规招标,涉金额数百亿,购买2400万健身卡当福利;国家核电违规发职工福利数千万;华能风电项目违规征地8万亩,项目涉经济违法;国投公司违规投资别墅项目,累计投资4.44亿;中储粮总公司未经审批开设84.4亿存单;中国出版集团违规发放交通补贴658万元,等等。
这些被查出的问题,尽管性质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缺乏规范。有的企业是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是投资决策不规范,有的企业是内控不规范。这不仅导致个别项目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催生了多起重大经济案件,和一批相关责任人的“倒下”。
这种情形公众并不陌生。滥发福利等问题突出、屡审屡犯,几乎成了常态。这固然反映了审计的严肃和力度的持续性,但也折射出违纪行为惯性有多么强大。不查出问题,难有实质整改。按要求完成了整改,也难说根除了“病根”。
痼疾难去,是因为缺乏规范吗?实际上,不规范不是因为没有规范。审计制度本身就是常规性外部规范,而内部规范也不缺少。2008年,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已颁发,之后又通过配套指引和问题解释多次加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等均有明文陈述。但从审计出的情况看,一些制度形同虚设。
破解审计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更深层面考量。央企的“管理账”漏洞,不能不说与其企业特征密切相关。行政色彩过浓,公众化色彩稀薄,容易削弱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有的权力制衡,使内控机制虚设,这不仅会造成福利腐败,而且容易将利润追求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地方对驻地大型国企的GDP和财政诉求,又会进一步削弱对其经营的约束。此次审计出来的种种问题,不但是内部管理是否健全的问题,更凸显大型国企的道德蜕化。
所以,针对审计署这次的国企审计清单,一方面要从内部完善管理上下工夫,针对突出的、重复发生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另一方面,也要重塑国企的责任观。国企在本质上是全民资产的代言人,客观上又拥有优势资源,因此,理应善用其日益加强的权重,成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企业领军者才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