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灾办官员:国家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高
2013年05月12日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专访中国减灾办官员:国家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高]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专访中国减灾办官员:国家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高
中新社记者 张希敏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五年间,中国经历了先后发生于汶川、玉树、舟曲以及芦山等地的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国家减灾办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李保俊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灾害多发并发,大灾突发连发。中国在抗灾救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李保俊说,几年间,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主要体现以下方面:首先是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中国建立了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在中央层面,国家减灾委在国务院领导下,协调开展国家重大减灾活动,组织、协调全国抗灾救灾工作。地方层面,有26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省级减灾委,部分多灾易灾的市、县也成立了减灾委。
此外,中央政府构建了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灾害应急响应、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和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国已组建抗洪抢险应急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等9类5万人的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地方依托现役和预备役部队组建4.5万人的省级应急专业力量。
二是法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中国不断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逐步把减灾救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010年9月1日,《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基本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灾情统计、灾害救助资金管理、灾后捐赠等工作制度,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技标准体系。
三是灾害救助更加注重需求。中国通过完善救助政策、增加救助项目、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灾受益范围等系列举措,有效保障受灾民众基本生活,显著提高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效能。如新增过渡期生活救助、后续生活救助、旱灾救助、遇难者家庭抚慰金、“两孤一残”(孤儿孤老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把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公路、铁路滞留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开展了对受灾民众的精神抚慰和心理援助,使救助项目更加符合受灾民众实际需求。
同时,实现了冬春救助与应急救助、过渡期救助的衔接,受灾人员冬春期间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医疗等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四是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在全国设立了18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省和92.7%的地市、80%的县建立储备库点,初步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储备、调运、接收、发放、回收相衔接的救灾物资调度体系,基本实现了自然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受灾民众得到初步救助,确保了受灾民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五是宣传动员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了以抢险、搜救、救护、救助、捐赠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社会动员机制,抗灾救灾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了4116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遍布全国城乡,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六是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中国高度重视、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减灾救灾事业,成功发射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C星和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初步建立了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加强了卫星遥感、无人驾驶飞机、北斗导航定位等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提高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救灾应急现场保障能力。
同时,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建立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减灾战略、人道主义援助事务协调办公室、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粮农组织等机构的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亚洲国家间的减灾对话与交流平台,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多边框架下减灾救灾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多次向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提供救灾援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