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5月13日电 题:母亲教育学者:中国家庭亲子分离令人担忧
中新网记者 蔡双燕
尽管母亲节是一个西方节日,但最近几年在中国也悄悄流行起来。在这一天向母亲送上粉红的康乃馨,向母亲表达子女的爱,让社会充满了难得的温情。
然而,在王东华看来,中国有相当一部分母亲并未能很好的履行母职,由此带来的亲子关系不良、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已经给中国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王东华,现任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28年前,王东华开始从事母亲教育,他写作的《发现母亲》一书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出版十多年来已陆续发行了3个版本、印刷达39次之多,先后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中国图书奖”、全国妇联的“推荐作品”等诸多奖项,并被教育部选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图书”。
13日,记者致电王东华,请他谈谈从事母亲教育的体会。王东华坦言,刚开始从事母亲教育的时候经常被人嘲笑,而现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一部分觉醒过来的人正在往母亲的本职回归,而没有觉醒过来的人情况则越来越恶劣。
“亲子分离”是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误
“中国家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与孩子严重剥离,我们有几千万留守儿童,造成了"亲生后妈"、"亲生后爸"的现象,这在全世界都很罕见。”王东华说,不论是富国,还是穷国,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孩子总是在家庭的土壤中得到教育。而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妇女纷纷走向社会,许多孩子生下来便送到爷爷或姥爷家,等上学了再接回来。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农村孩子还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可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近30多年催生了几千万留守儿童。
除了标准的留守儿童之外,还有“隐形留守儿童”。孩子生下来虽然表面上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父母忙于上班,孩子由祖辈或者保姆代为看护,这种现象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并不鲜见。孩子6岁前最重要的情感发育期并没有父母的悉心呵护,反而与保姆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亲。
此外,也有不少孩子虽然从小是亲生父母带大,但父母工作压力大,很少与孩子沟通,同样也存在亲子关系不良。
2009年北京大兴发生的灭门案,罪犯童年时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从小寄养在爷爷家中,对父母没有亲近感。媒体刊登过多例父母打死孩子,孩子杀害父母的案例,说明这一代人确实遭遇了亲子不良的困境。
母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造成的
王东华认为,母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孩子的问题绝大部分是母亲造成的,母亲的问题是父亲造成的,而父亲的问题是社会造成的。
1949年以后,中国女性并没有回归之前的传统角色,而是走上了“和男人一样”的道路,女性被鼓励参与工作,而因为工作而忽视家庭却被社会有意无意的过滤掉了。王东华自己就是一个例子,出生6个月就被交给了祖辈抚养,等10岁回到父母身边,“怎么也亲不起来了,我父母经常会往死里打我。”
王东华认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是应该的,但并不是说什么都要和男人一样,生儿育女是天赋给女性的使命,放弃这个使命而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工作其实是本末倒置。
政府应该为母亲履职提供更好的支持
“争取女权的实质,应该是维护母权。西方社会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譬如哈里·波特的作者罗琳是一位单身母亲,政府会给她一个津贴,保证她和孩子的基本生活。在日本,政府已经把产假由一年半延长为三年。”
“女人只要生了孩子,就应该被视为有了一份终身的工作,她不需要再外出谋生,因为母亲的价值远远高于她外出工作所创造的价值。”
王东华曾经做过计算,在中国的农村家庭,一年只需要3000元就可以保证一对母子的基本生活,如果政府能够提供这样的津贴,农村妇女就不必大量外出打工,子女老人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产生的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王东华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的国家,母亲都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当然有责任,但怀孕、哺乳等,男人是无法替代的,如果母亲都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父亲怎么可能重视呢?当务之急是让中国母亲确实去陪伴孩子,服好三年“母役”。
现在有一些职业女性开始选择做全职妈妈,在王东华看来,这是一件十分有勇气的事情,“这是家庭为孩子更好地成长而自己做出的努力,他们要承担更高的风险,没有经济收入,全职妈妈心里肯定还是不安的。”
“希望我们的政府能从根本上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给母亲,给父亲,给每个养育孩子的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