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淮晨报
今年43岁的陈雪琴,是一名狂躁症病人,属于三级残疾。 发病时,她会突然很兴奋,不一会又特别想哭。所以每次出门,她的口袋里都装着两瓶药。就是这样一位被病折磨的女人,却22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同样是精神病的老婆婆。
照顾婆婆像照顾儿女般心甘情愿
陈雪琴大姐每天服侍婆婆一日三餐,端茶递水,洗头擦身,22年如一日。但婆婆根本不认识她,动不动还发脾气,朝她身上摔东西。每次陈大姐除了躲和跑,从不和老人计较。
“坐了一晚上了,也唱了一晚上的歌,到现在都还不困呢。”5月14日上午,杏花街道汲桥新村陈雪琴家,71岁的精神病婆婆坐在床上,时不时傻笑一下,嘴里还在小声地念叨着什么。
对于外人的到来,老人没有任何反应。陈大姐说,从1991年得病至今,老人就不认识家人了,晚上经常不睡觉,一个人在床上唱歌或者骂几句别人。
走进老人的房间,干净整洁的被子、床单,屋内没有任何异味,一点不像卧床22年病人的房间。“她弄脏了我就洗,保证不让她身上有味道。”
陈大姐家的条件不是很好,丈夫在工地打工,就住在工地,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次。女儿大专才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儿子还在上学。为了贴补家用,陈大姐还在城隍庙市场帮人绞裤边、补衣服。
孩子们笑话她,“妈妈也怕挨打”
有时候陈大姐把婆婆“哄”高兴了,她也会自己去卫生间上厕所,只是经常不记得提裤子。陈大姐说她,老人不理会,陈大姐便上前帮她提裤子,老人操起身边的拖把、打气筒就往她身上打。
“奶奶打妈妈,妈妈就跑,我们看了就笑她,说妈妈也怕打。”陈大姐的女儿说起妈妈和奶奶两人的趣事。
“她这人很憨厚,对老人真好。一个月前还没怎么热,也没蚊子,就把老人屋里纱窗安好了。被子三天两头就换下来洗 。”租住在陈大姐楼上的顾女士告诉记者,从两家人朝夕相处的日子来看,这家的儿媳妇是真心将老人放在了心上。
老家在江苏的陈大姐自己家那边还有一位85岁高龄的老父亲,每逢过节她只能寄两三百元钱给老人。说起这些,眼泪在陈大姐眼眶里打转。“作为女儿,我没有尽到责任,亏欠太多了。”
心愿:孩子能有个工作
陈雪琴夫妻俩和一双儿女都住在楼上。在整个屋里,大衣柜、桌椅板凳都很破旧,一台小电视在二手市场都很难找到类似的古老型号。
在城隍庙的生意不太好,5月9日一整天下来就挣了13块钱。大姐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这样她可以在家安心照顾婆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