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落成的148米高合十舍利塔是法门寺景区的标志性建筑。C FP供图
4月的兴教寺拆迁事件引起全球关注。事发后西安市宗教系统召开会议,观点是对兴教寺不进行拆迁。目前,兴教寺坚持退出申遗立场。兴教寺拆迁事件折射出曲江系此前的商业计划。
曲江系即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及旗下文化产业集群。曲江系的领导者曲江新区管委会政商一体,并在商业进程中随意变身,“在情况不利的时候是政府,有利的时候变企业。”
生长在国内城市饥渴症的大背景下,曲江系充当了政府主导市场开发机制的先锋,其一手缔造的“曲江模式”成为国内最著名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曲江新区一度成为文化产业界的样板。但“曲江模式”让城市、景区急速美容的同时,也尽显其沉疴:腐蚀历史遗址的原真性,榨干宗教信仰的虔诚性,精心包装的“道场”也往往成为商业欺诈的渊薮。正因如此,将兴教寺打造成第二个法门寺的设想甫一曝光,舆论哗然。而公众更深一层的疑问是:从法门寺到兴教寺,曲江系对历史、宗教题材的持续追逐,到底是什么机制和价值观在驱动?
近期,南都记者持续走访多个大项目,多层面解析曲江系这个著名文化产业集群的运作机理。
著名佛刹如何演变成一笔危机重重的生意?
《逐利法门寺》和“曲江模式”下其他大手笔一样,法门寺景区依靠巨额贷款支撑。内部人士透露景区目前欠外债近30亿。巨大压力下劝募成了创收渠道,更具“钱景”的墓园生意正在运营。A02-03
生地如何“炒”成熟地?假庙如何“绑架”真庙?
《解码曲江系》通过提炼曲江系的政商架构、包装技巧和克隆模式,全方位解读曲江系圈地造景扩张之路。A0 4 - 0 5
1500年古城为何遭遇大规模拆迁?
《韩城古城“大手术”》详解曲江系克隆模式的个案,“曲江模式”对文化、民生的剧烈干预特点在个案中清晰呈现。
采写:南都记者 高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