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破冰待启 中国参与度能否升级?
2013年05月15日1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北极航线破冰待启 中国参与度能否升级?]
据报道,北极理事会8个成员国的外长15日将在瑞典会晤,讨论是否授予中国、印度和欧盟等14个实体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地位。中国是否有望获得“合法身份”,在参与北极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扮演更重要角色?
北极航线破冰待启
北极和南极同属极地地区,但这两处“白色沙漠”的法律地位却截然不同。依据1959年生效的《南极条约》,以南纬60度为界,所有以南区域都不为任何国家所有,南极因而成为各国共同开发的处女地。然而在北极,寒冰并未阻挡住区域内国家谋求领土主权的热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北极领土纷争中,充斥着加拿大的大规模军演,美国在北极线上的排兵布阵,以及矗立在北冰洋海底的俄罗斯国旗……
“群雄逐冰”的背后,是北极丰富的油气资源。美、加等国围绕海上边界、沿岸大陆架划分展开“圈地运动”。虽然在北极划界上也不时传出好消息,例如俄罗斯与挪威、丹麦与加拿大纷纷握手言和,但不少国家对北极的 “军事化”,仍使平静的北极冰面渗出丝丝寒气。
除了资源利益驱动,在未来10多年里,北极更可能成为国际航运的热门海域。就拿中国来说,其贸易伙伴主要为西欧和北美。如果北极航线开通,从德国汉堡发往中国的货物,可通过该航线经由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这相比传统的“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运输线,将缩短约四分之一距离。而且,北极航线还没有海盗的侵扰,经由国的国内政治情况也相对稳定。目前,德国的货船、中国的“雪龙”号科考船均已成功使用过此航道。
总之,在全球变暖之后,北极大量自然资源正变得触手可及,北极航线也破冰待启。围绕这些战略利益的各方博弈,正缓缓拉开大幕。
强化项而非必要项
2007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特别观察员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张耀介绍,特别观察员国与永久观察员国的区别在于,前者须由北极理事会成员国邀请才能参会;后者则自动享有参与理事会的权利。永久观察员国不具投票权,也无权在年会上发言,但在北极议题上具有合法的权利。只有获得理事会八个成员国的一致通过,递交申请的国家才能成为永久观察员国。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教授表示,中国此次成功是有希望的,但也存在变数。希望在于,北欧国家均明确支持中国申请,而美、加、俄也未表示反对。变数在于,由于此次申请国众多,令一些成员国很难做到平衡,例如加拿大支持中国,但却不愿力挺欧盟,如果同时“录取”两者,势必难以交代。此外,张耀认为,成员国往往会以要求中方支持其领土主权立场为门槛,为中国的“通过”设置前提,但8个成员国间本身存在领土界线争议,这与中方不涉及成员国间领土纷争的原则背道而驰。因此,专家判断,理事会也有可能通过一个基础程序性的议案,把“身份升级”问题留待日后解决。
张耀认为,无论中方是否成为永久观察员国,都不会削弱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为永久观察员国是一个“强化项”而非“必要项”,因为首先,中国始终关切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影响。其次,北极科考、气候研究不是一个国家所能承担的,中国“雪龙”号科考船等能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北极航线并非冰雪融化就自动成型,航线开辟需要在地理条件检测、水文资料获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力量,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参与。第四,中国已经跟冰岛等国签署了具体协议。因此此次无论成功与否,中国都将以合作的姿态,更加融入北极这块“热土”。(记者 张全)
作者:张全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