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从就业工作的重点指标“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来看,与去年同比分别呈现下降趋势。经济形势、应届生的求职观念和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对此均有影响。(《新京报》5月20日)
就业乃民生之本。从全国而言,今年的应届生就业形势趋紧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方面是“人增、岗减、薪降”的现状,待就业人数创下历史记录,而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部分行业起薪大幅“跳水”,行政管理、文秘等专业,从2200元降到1800元。另一方面,今年的应届生适逢国内外宏观经济上行乏力或调整转型的关键期,2012年公布年报的国内1662家A股上市公司,减员的公司有548家,占比为32.97%,其中15家企业裁员幅度超过50%。反映在结果上,就是“北京普高毕业生签约率28.24%”、“上海高校毕业生签约率44.4%”。
事实上,史上最多的应届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是预料中的事情:
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2009年突破600万人大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提高到40%。僧多粥少,供求关系自然会显得紧张。
二是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重“量”更重“质”,GDP的增长速度已从接近两位数下降到“七上八下”。多家研究机构估算,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大约在100万人。加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专业与岗位难以匹配,“结构性就业难”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每当遇到就业难题,总有专家教授跳出来谈“观念”、说“结构”,不从经济与市场层面求解,彷佛只要思想进步了,观念转化了,就业岗位就自然从天上掉下来了。还有人说,“90后”毕业生开始逐渐登上就业舞台,他们更关注性价比与价值实现,所以难免在就业的时候会出现“挑挑拣拣”,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观念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但并非一转变观念,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首先,就业问题的本质,是适龄劳动人口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问题。如果社会不能提供充足而扎实的“饭碗”,而要吃饭的嘴太多,就算个个胃口很小、吃饭很节约,还是供不应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与就业冷暖,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其次,“90后”劳动者登场,对职位挑拣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与正态,那种玩命上班不拿加班费、“过劳死”也无怨无悔的历史,是资本蚕剥劳动红利的非健康状态,不管“刘易斯拐点”是不是传说,正视劳动权益的就业确实是需要考究的第一环节。
教育部此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从禁止就业歧视等层面为就业工作护航。眼下而言,迫在眉睫的显然不在于观念说教,而在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研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让民资、外资等非公要素整合发力。营商创业有希望,民生就业才有奔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