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定寰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中新网 张龙云 摄 中新网5月27日电 今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定寰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面对农民在种植供应市场的农产品与自家食用的农产品的不同待遇的情况,他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还要进行流通体制的改革,逐步地把农产品的供应链缩短一点,拉近农民与消费者间的距离,而农超对接无疑就是一个好办法。
针对农民将自给自足的农产品与出售的农产品种植差别对待的情况,胡定寰表示,对此我在2005年做调查时就发现这样的事情。比如一个农民,我到他家里面看,他养了9头猪,一头猪放在旁边,8头猪放在这里,我说为什么他们不是一起的?他说这8头猪我是要卖出去的,喂的是添加剂的饲料,这一头猪我是过年杀的,吃的都是粮食。但是,我觉得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道德问题,孔子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此,胡定寰认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农超对接。他表示,现在像一些超市,专门派协调员到田头和农民对接,农民怎么种的他们都看在眼里,相对来说这些农产品是比较可靠的。所以,要做好食品安全还要进行流通体制的改革,逐步地把农产品的供应链缩短一点,如果是现在农民种出来产品到我们手里,要经过7、8到中间的环节,根本不知道最终谁在种?怎么运?怎么抓?是否安全?所以,农产品渠道的优化,特别是农超对接,意义还是重大的。(中新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