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苹果”避税折射美国税改难题
原标题 [财经观察:“苹果”避税折射美国税改难题]
新华网华盛顿6月4日电(记者蒋旭峰 樊宇)近日苹果公司因避税事件在美国国内承受巨大社会压力,不过放眼美国目前的税收制度,似乎有错咬“苹果”之嫌。应该看到美国全民避税的风气是一种体制性产物,在经济全球化的当前,跨国企业寻求税率最低点的努力不会停止。
对美国国内税制顶层设计进行改革方是咬对“苹果”,但鉴于税制改革涉及利益攸关方众多,短期内实现改变的难度很大,因而苹果避税之类的新闻再度出现也不足为奇。
苹果公司树大招风,毕竟它是美国第一大纳税企业。按照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近期在国会参议院的证词,苹果公司2012年向财政部的纳税额近60亿美元,也即每天超过1600万美元。当然,按照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的批评,苹果同时也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避税大户。
美国跨国企业身兼纳税大户和避税大户的双重身份,苹果避税事件和此前在英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星巴克避税事件让人不禁要问,为何美国企业巨头如此热衷避税?这其实是在大的境外所得征税制度之下的跨国企业生存法则。
目前全球各国的境外所得征税制度大多采用混合税制,兼有属人税制和属地税制的色彩。美国是典型的属人税制国家,也即注册地在美国加州的苹果公司将海外利润汇回国内,还要按照美国的联邦企业所得税率双重纳税。法国则是典型的属地税制国家,也即一家法国企业在美国分部的运营利润汇回法国时无需再行纳税。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以属地税制为主的混合税制。
当前,很多美国企业的利润增长点来自海外,尤其是新兴市场,苹果公司的海外营收是美国国内营收的两倍。根据美国现行税法,年营收超过1833.33万美元的公司,大部分营收需要按照35%的税率向财政部缴纳联邦企业所得税,这就意味着这些美国企业在把利润汇回美国本土时要奉上三分之一的营收。
美国企业为用避税来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找到很多借口。库克就称,苹果公司七成的现金都放在美国本土之外,是为了应对国际业务迅猛发展的需要。如果苹果公司的海外利润全部汇回美国,至少要向财政部缴纳超过300亿美元的企业所得税,这并非小数目,美国财政部2012年征收企业所得税总额也不过2420亿美元。
如今,在企业所得税率仅有约12%的爱尔兰设立一个用于接收海外利润的国际运营公司,或将爱尔兰国际运营公司的总部设在加勒比群岛等避税天堂,成了美国企业界的流行做法,美其名曰国际税务规划。
属地税制由于其操作简洁的特征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截至2012年底,在经合组织的34个成员国中,法国、比利时、荷兰等28个成员国都采用了以属地税制为主的境外所得征税制度,目前只有美国、韩国、墨西哥等六个国家是以属人税制为主。
库克指出,美国的税制跟不上数字化时代的节拍,由于利润汇回美国本土的代价高昂,使得美国公司在国际同行面前处于劣势。美国应当简化税制、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取消利润汇回本土的成本,也即让美国向属地税制转移。美国有很多学者支持该立场。
企业所得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个任期内多次谈及这一改革,但尚未采取实际举措,促成改革还需跨越国内的政治关。很多民主党人士将经济议题政治化,抨击跨国企业将工作岗位挪至海外,利润汇回国内更是要从严征税;此论调本身也是把双刃剑,倘若美国企业不把巨额利润汇回国内,也会影响国内的投资和就业创造。共和党近期热炒苹果公司避税和国内税收署丑闻,也有想在税制改革进程中占据主导权的弦外之音。
不过,即便经过驴象两党多年的交锋后美国最终成为属地税制为主的国家,即便美国最高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奥巴马建议的28%,即便全球在打击避税天堂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也不能排除美国跨国企业将利润转移至税率更低的国家的可能。除非全球各国的企业所得税率完全均等,否则帮助寻找各国税制漏洞的税务律师在美国仍将吃香。
作者:蒋旭峰 樊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