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已被革职、一人已递交了辞职报告,另外三人正处于行政离职状态”
北京时间6月11日,全球著名药商英国葛兰素史克(Glaxo Smith Kline,下称“GSK”)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正式承认中国研发中心此前的“某些数据确实存在不实之处”。
几周前,GSK收到举报材料,指控“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科学家在2010年发表在《自然医学》的研究论文涉嫌数据造假”。
在GSK随后展开的调查中,造假行为逐步得到确认,并在由律师组成的调查组最终确认后,对涉事的五位中国科学家“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其中一人已被革职,一人已递交了辞职报告,另外三人正处于行政离职状态,等待最终的审查结果。”GSK在声明中表示。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臧敬五博士已经不在GSK继续工作。”昨日晚间,GSK总部在回复《第一财经日报》的邮件中首次确认了葛兰素史克高级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的离职消息。
在这份邮件回复中,GSK方面表示,将向中国研发中心派驻临时负责人,而在中国的研发仍然是其全球研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必须“进行相关方面和业务的仔细审查”。
2010年,署名第一作者为刘学彬的研究论文《白细胞介素7(IL7)对TH17细胞的存活和扩增作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上发表,联合署名作者共计16人,臧敬五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按照科学研究中对“通讯作者”的一般定义,通讯作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并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同时拥有课题的知识产权。
事实上,由于上述论文表明“白细胞介素7(IL7)对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和患者血液中TH17细胞的生存和扩增起关键作用”,IL7受体已成为GSK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候选药物并顺利进入药物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阶段。
而GSK对这一数据造假的官方确认,也将动摇其新药研究的基础——这一本应来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的数据,实际上却被来自健康人群的血样所替代。
但“被告”一方并不完全承认现有的指控。
6月8日,论文第一作者、GSK中国研发中心神经免疫原副总监刘学彬发表个人声明,表示其的确“出现了文字描述疏忽,但绝不存在数据造假”。
“实验确实是发生了不准确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最终的结论。”昨日,臧敬五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整个实验并不存在所谓的蓄意造假行为,科学机理是明确的,这一点在美国也已经被其他的科学家所证实。
尽管这一事件仍待最终的结果,但GSK在中国本已顺利展开的开发计划无疑将受到影响。
2012年9月6日,GSK刚刚宣布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园区的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神经科学研究“总部”,主导公司全世界范围内神经科学最前沿的药物研究活动。
在这项全球战略调整计划出台前,包括美国强生、美国辉瑞等在内的数家公司先后关闭了神经系统药物的开发工作。
“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可能是所有药物研究里面最困难的,它的困难主要是我们对整个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在内的认识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对这些疾病的认识不是很清楚,企业很难看到前景。”臧敬五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按照GSK此前公开的信息,现阶段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有6种神经类临床化合物分别进入了全球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阶段;与此同时,中国新药研发团队已经开展了针对30种适应证和20种化合物的临床试验,共有44项临床试验在全球同步进行。
作为在华最大的外商投资药企之一,GSK在过去的25年里对中国市场累计投资超过了5亿美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